高三女生留下一封千字遗书,与世诀别:孩子,人生无需一直优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4 22:07 2

摘要:4月26日凌晨5点,安徽一名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高三女生,留下一封写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遗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文|菊学姐,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说一个家长可能不爱听的话,其实成绩优异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孩子,反而抑郁的更少。

今天上午无意中刷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4月26日凌晨5点,安徽一名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高三女生,留下一封写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遗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她本是优等生,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即使是普通班也可以轻松上985的高中。平时在学校、老师、同学面前,总是笑脸相迎,不仅成绩拔尖,而且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女孩,却悄悄患上了“阳光抑郁症”?很多人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她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想不开?但是,有些细节还是有迹可循。

一个人前活泼开朗、大大咧咧的女孩,其实内心细腻而敏感。一张张吸满眼泪和鼻涕的餐巾纸,就是最好的证据。

她所记得最美好的回忆,不是一次次夺得高分,而是小时候那些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哪怕只是放学后和爸妈一起逛个商场、买个小台灯,还有小小的她被爸爸扛在肩头的快乐时刻,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如她所说,虽然考试成绩还行,但还是奢望考试不要出分,因为得知她考差的爸妈实在太可怕。

但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哪怕到了告别世界的一刻,她也还在为自己的妹妹着想。希望用她的离开教会妹妹人生中最难懂的一课。同时,希望妹妹健康快乐,知世故而不世故。甚至,还交代妹妹去喂那只流浪奶牛猫。

因为讨好型人格,她只能不断迎合父母对自己的过高期待。这从她爸爸在朋友圈发的一段有限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轻松验证。

“尽管有一次女儿落到班里五六名,但第二周就又考到班里最前面了,我和妈妈也很开心,也被别人羡慕,但我们知道她压力很大,也很小心(高中三年手机也不敢收缴,不敢当她面争吵),终究还是我们误判了她的真实情况。”

通常来讲,从小成绩优异的孩子,他/她们普遍智商更高,而且自尊心、好胜心极强。因为从小处在优等生的光环之下,时间久了,就会害怕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从而想一直做到最好。

但她和其他这些自尊心和好胜心极强的学霸不一样,她不允许自己落后,是因为害怕看到父母失望和生气的样子。

成年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思想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孩子亦是如此。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大概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她/他们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鼓励和宽慰,而不是家长的催促和施压,因为她/他们自己会给自己压力。

大人的催促和施压,往往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类似的悲剧越来越多,也是在给各位家长和老师敲响警钟: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是内在的唤醒,是给孩子们注入心的力量。

我在网上刷到太多高中因为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出问题而休学的孩子,他/她们其实是在自救。然而,父母却觉得天都塌了。

身体累了,需要休息;心累了,也需要休息。休息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人生还很长!

人生没必要一直保持优秀,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能坚持跑完的才是最牛的,跑得最快的往往中途就下场了。

尽量不要做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人,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突然觉得我们真的有必要好好学一学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一套人生哲学,以此对抗极端的功利主义。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来源:菊学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