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客服、知识查询等场景中,大语言模型(LLM)凭借对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的调用能力,成为问答系统的核心支撑。其实现问答功能的过程,既依赖预训练积累的通用知识,也需通过任务优化提升回答的精准性,整体可拆解为四大关键环节。
在智能客服、知识查询等场景中,大语言模型(LLM)凭借对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的调用能力,成为问答系统的核心支撑。其实现问答功能的过程,既依赖预训练积累的通用知识,也需通过任务优化提升回答的精准性,整体可拆解为四大关键环节。
LLM 的问答能力始于预训练阶段的海量数据学习。训练时,模型会摄入书籍、论文、网页等多领域文本,构建起庞大的 “知识库”,同时掌握两大核心能力:一是问题理解能力,能识别问题类型(如事实类 “地球半径是多少”、原因类 “为什么树叶会变黄”),提取关键信息(如疑问词、核心主体);二是知识关联能力,比如看到 “牛顿的贡献”,能自动关联预训练中学习到的 “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创立” 等相关知识,为后续回答储备素材。此时的模型已具备基础问答能力,可应对简单的常识性问题。
指令微调:用 “问题 + 标准答案” 的标注数据训练模型。例如给模型输入医疗问题 “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什么食物” 及对应的专业回答,让模型学习 “问题与专业知识的匹配逻辑”,避免给出泛泛而谈的答案;针对法律场景,用 “合同纠纷如何维权” 等问题及法律条文解读数据微调,提升回答的专业性。检索增强(RAG)辅助:对于时效性强(如 “2024 年 GDP 数据”)或专业度高(如特定领域论文结论)的问题,LLM 会结合外部知识库(如数据库、文献库)。先通过检索工具从知识库中找到与问题匹配的权威信息,再基于这些信息生成回答,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避免依赖过时的预训练知识。问题解析:模型先对输入问题进行语义分析,比如面对 “如何预防流感”,会识别出核心需求是 “预防方法”,并确定回答需覆盖 “疫苗接种”“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 等维度。知识调用:若为常识性问题,直接调用预训练中的相关知识;若为专业或时效性问题,通过 RAG 检索外部知识,再将知识整合为结构化信息(如分点梳理预防措施)。文本组织:通过自回归生成方式,将结构化信息转化为通顺的自然语言。例如把 “疫苗接种、勤洗手、戴口罩” 等要点,组织成 “预防流感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建立免疫屏障;二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三是在流感高发期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风险”,确保回答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生成回答后,部分复杂问答系统还会加入质量校验环节:LLM 会自动检查回答是否存在 “知识错误”(如是否混淆事实)、“逻辑矛盾”(如前后表述不一致)、“信息遗漏”(如是否覆盖问题核心需求),若发现问题则重新调用知识、调整表述,最终输出准确、完整的回答。
通过 “预训练打基础、优化提精度、算法保流畅、校验保可靠” 的协同,LLM 搭建的问答系统既能应对日常常识查询,也能满足专业领域需求,成为高效的智能交互工具。
来源:自由坦荡的湖泊AI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