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要有边界感,才能赢得劳动者的信任与拥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5:16 1

摘要:山东沂南县某化工企业工会日前发布通知,要求28岁至58岁的单身员工(含离异)在今年9月30日前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否则将被解聘,在网上引发热议。针对此事,沂南县人社局近日约谈了该企业,叫停相关做法,并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

据央视网报道,山东沂南县某化工企业工会日前发布通知,要求28岁至58岁的单身员工(含离异)在今年9月30日前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否则将被解聘,在网上引发热议。针对此事,沂南县人社局近日约谈了该企业,叫停相关做法,并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

结不了婚就解聘?企业未免管得太宽。如此奇葩的规定,在激起公众反感的同时,也触及了法律红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仅可在劳动者严重失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而“未在规定时间内结婚”显然不在其列。公司如果利用该理由违法辞退员工,则需要作出经济补偿。此外,婚姻状况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我国民法典明确禁止任何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故该企业的做法侵犯了员工的婚姻自主权。

其实,此次事件并非孤例。一段时间以来,从规定员工如厕不能超过三分钟,到要求员工结婚不能收受彩礼,再到对员工每天的运动步数进行考核,一些企业的荒唐“家规”频频见诸报端。究其原因,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单位规章的制定是否透明、规范,很多时候取决于领导层的个人意志。而少数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在日常工作中带着“家长式傲慢”,在他们看来,身为领导便可以事无巨细,随意对下属“发号施令”。

不可否认,从属性是劳动关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对劳动者的管理权。但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权力的行使是有边界的,仅限于工作领域之内,而且必须合法、合理、人性化,不能是管理层“拍大腿”的产物,更不能以牺牲员工权益为代价。现实中,部分企业将管理的“触角”伸进员工的私人生活领域,显然属于越界行为,不仅会让劳动者感到不适,也会因互联网的传播扩散而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很多时候,在奇葩“家规”背后,企业的初衷或许是善意的,但结果却将好事办坏了。例如本次事件中,该企业表示希望推行“勤劳善德,忠孝仁义”文化,鼓励员工“成家立业,让家人放心,为社会做贡献。”其实,如果企业真想帮助单身职工找到幸福,不妨多组织几场联谊活动,或是合理安排工作,让员工少加几次班,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在惩罚方面做文章。

同样是“老板催婚”,深圳的一家企业就曾给出了很好的示范。2024年11月,深圳某科技公司发起“百万元奖金内推脱单”活动,员工在内部论坛发布一条外部单身人士相亲帖,即可获得66元发帖奖励。若成功内推相亲当事人与公司同事恋爱,推荐人和恋爱双方都可获得1000元奖励。对此,很多职工积极响应:“形式很新颖”“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很幸福”。

所以,企业管理是一门学问,唯有真心尊重、平视每一位员工,为其创造包容、开放的工作环境,才能赢得劳动者的支持和拥护,实现职企之间的“双向奔赴”。此次山东的案例为广大企业敲响了警钟,用人单位应当以各类奇葩家规为戒,摒弃“家长式思维”,少一些冷冰冰的规定,多一些正面激励措施,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陈曦)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