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知肝病!牙有问题,多半是肝发出的求救信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5:00 1

摘要:在我们的认知里,牙齿问题似乎总是局限于口腔范畴,可你知道吗?牙齿与肝脏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常讲 “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各个器官就像精密仪器中的零件,相互协作,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部位也会受到牵连。这牙齿和肝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在身体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牙齿与肝脏的隐秘联系

在我们的认知里,牙齿问题似乎总是局限于口腔范畴,可你知道吗?牙齿与肝脏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常讲 “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各个器官就像精密仪器中的零件,相互协作,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部位也会受到牵连。这牙齿和肝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在身体内部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出现异常,另一方往往也会有所反应 。

1.1 肝主藏血与牙齿营养供给

中医理论中,“肝肾同源”,肝脏通过藏血功能,为牙齿提供着至关重要的营养支持。打个比方,肝脏就像身体的 “血库”,储存着大量血液,而这些血液会随着经络循环,滋养着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牙齿自然也不例外。当肝脏藏血充足时,就如同给牙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牙齿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保持坚固、健康。

现代研究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有研究表明,肝血不足的人群,牙槽骨密度会降低 28%,这意味着牙齿失去了稳固的 “根基”,牙齿脱落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35% 。此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直接影响着牙龈的止血功能。一旦肝功能出现异常,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水平可下降 40%,这就使得牙龈在受到轻微刺激时,就容易出血,而且止血也变得困难。像我们平时刷牙时,如果牙龈频繁出血,且出血量较多、不易止住,那就很有可能是肝脏在发出 “警报” 了。

1.2 肝脏代谢与口腔微环境

肝脏不仅在藏血方面对牙齿有着重要影响,在代谢功能上,也与口腔微环境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维生素 D 对于钙的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而肝脏正是参与维生素 D 活化过程的重要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活性维生素 D 的生成会减少 60%,这就如同给钙吸收的 “通道” 设置了障碍,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吸收钙,进而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健康。长期下去,牙齿可能会变得脆弱、易折断。

同时,肝脏强大的解毒功能一旦下降,身体内的毒素就无法及时被清除。这些毒素会在体内堆积,其中一部分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口腔,导致口腔内的毒素增多。研究发现,此时唾液的 pH 值会降低 0.5 个单位,偏酸性的环境就像为细菌滋生搭建了 “温床”,各种有害细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引发口臭、龋齿、牙龈炎等一系列口腔问题。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口腔异味严重,怎么清洁都无济于事,或者牙龈总是红肿发炎,不妨去检查一下肝功能,也许根源就在肝脏。

二、肝病预警的四大牙齿信号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牙齿往往会率先发出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就像是隐藏在身体里的 “密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肝病预警的四大牙齿信号 。

2.1 牙龈异常出血

牙龈出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曾遇到过。但如果是肝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可就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了。这种出血往往具有自发性,据统计,自发性出血在肝病相关牙龈出血中占比 68% ,也就是说,在没有刷牙、咬硬物等明显刺激的情况下,牙龈就会突然出血。而且,很多人在晨起时会明显感觉到口腔里有一股血腥味,吐口水时能看到血丝,这也是牙龈出血的表现之一。另外,肝病导致的牙龈渗血情况比较严重,一般持续时间会超过 5 分钟,止血相对困难。

这背后的机制主要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关。我们前面提到,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等的合成会显著减少,这就使得血液的凝固功能受到影响,就像失去了 “凝血卫士” 一样,一旦有出血情况,就很难止住。同时,肝病还会引发脾功能亢进,使得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增多,血小板数量减少。而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就像一个个 “小补丁”,能及时堵住出血的血管,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就更容易发生,也更难控制 。

有研究数据表明,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的频率是非肝病者的 3.2 倍,这个差距十分明显。所以,如果你的牙龈频繁出血,且出血情况不太正常,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肝功能,看看是不是肝脏出了问题。

2.2 牙齿松动移位

牙齿松动移位也是肝病可能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从病理角度来看,当肝脏出现病变时,会导致牙槽骨骨质疏松,骨密度一般会低于 0.8g/cm² ,这就好比房子的地基变得松软了,牙齿自然也就难以稳固地扎根在牙槽骨中。同时,牙周韧带的弹性也会下降,无法像正常情况下那样有力地固定牙齿,牙齿就容易出现松动、移位的现象。

这其中的关联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肝脏参与维生素 D 的活化过程,当肝功能受损时,维生素 D 活化受阻,肠道对钙的吸收就会减少,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钙吸收不足,牙槽骨就会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肝脏疾病还会导致雌激素代谢异常,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而雌激素对骨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雌激素异常会干扰骨代谢,进一步加重牙槽骨骨质疏松的情况 。

在临床案例中,肝硬化患者牙齿松动的发生率高达 73%,这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很多肝硬化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感觉到牙齿越来越松动,甚至有些牙齿还会发生移位,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牙齿无缘无故地松动、移位,除了考虑口腔疾病外,也别忘了排查一下肝脏是否健康。

2.3 牙齿快速变黄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的牙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变黄,这很可能是肝脏病变的一个信号。从生化机制来看,肝脏在胆红素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肝脏出现问题时,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这些胆红素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口腔,与牙釉质结合,从而导致牙釉质染色,牙齿就会变黄 。

这种因肝病导致的牙齿变黄,有着独特的特征。正常健康的牙齿颜色应该是洁白且有光泽的,而肝病引起的牙齿变黄,牙冠会呈现出深黄色,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其亮度值(L * 值)一般会小于 60 ,而且在龈缘处还会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与吸烟导致的黄牙不同,吸烟造成的牙齿发黄主要是由于烟草中的焦油等物质附着在牙齿表面,而肝病黄牙除了牙齿颜色变化外,往往还会伴随巩膜黄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白眼珠变黄”,这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堆积,不仅会影响牙齿,还会使巩膜也染上黄色。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牙齿突然快速变黄,并且伴有巩膜黄染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肝功能,确定是否是肝脏出现了病变,以便尽早治疗。

2.4 持续性牙痛

持续性牙痛也是肝脏病变可能引发的一个牙齿信号,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牙痛就是牙齿本身的问题,比如蛀牙、牙龈炎等,但其实当肝脏出现问题时,也会导致持续性牙痛。从免疫机制方面来说,肝病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血液中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可下降 30% ,这就使得口腔内的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引发牙龈慢性炎症,从而导致牙痛。同时,从中医角度来讲,肝火旺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三叉神经敏感度升高 41% ,三叉神经是支配口腔感觉的主要神经,其敏感度升高,就会让人更容易感觉到牙痛,而且这种牙痛往往是持续性的,很难缓解。

有数据显示,肝炎患者牙痛的发生率比健康人高 2.7 倍。这说明,在排除了口腔本身的疾病后,如果你的牙痛持续存在,且比较严重,那就要考虑是否是肝脏健康出现了问题。千万不要忽视这种持续性牙痛,它很可能是肝脏向你发出的 “求救信号”,及时就医检查,才能准确找出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牙齿症状的肝病鉴别诊断

当我们发现牙齿出现上述异常症状时,不能盲目地认为就是肝脏出了问题,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3.1 与口腔疾病的区分

在很多情况下,牙齿症状既可能是肝病引起的,也可能是单纯的口腔疾病导致的。所以,准确区分两者至关重要 。

从出血特点来看,肝病相关的牙龈出血多为自发性渗血,在没有明显刺激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而且出血往往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据统计,自发性渗血在肝病牙龈出血中占比高达 68% 。而口腔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比如常见的牙龈炎、牙周炎引起的出血,通常是刺激性出血,一般在刷牙、咬硬物等刺激下才会发生,出血量相对较少,而且在刺激停止后,出血很快就能止住 。

在伴随症状方面,肝病除了会导致牙龈出血外,还可能伴有腹胀、肝掌等症状。腹胀是因为肝脏病变影响了消化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气体在肠道内积聚;肝掌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使得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在手掌大小鱼际处出现充血、发红的现象 。而口腔疾病主要的伴随症状是牙龈红肿,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充血、水肿,一般不会出现腹胀、肝掌等全身性症状。

凝血功能也是区分两者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会延长>3 秒 。而口腔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通常是正常的,PT 时间在正常范围内。所以,通过检查凝血功能,也能帮助我们判断牙龈出血的原因是肝病还是口腔疾病 。

3.2 实验室检查建议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牙齿症状是否与肝病有关,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

基础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受损时,ALT 和 AST 会升高,一般来说,ALT 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受损较轻,如急性肝炎早期;AST 升高则常提示肝细胞受损较重,如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 。凝血四项检查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人体的凝血功能。肝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PT、APTT 可能会延长,FIB 水平可能会降低 。血小板计数也是一个关键指标,前面提到,肝病会引发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计数一般会低于 100×10⁹/L ,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影响止血功能,容易出现出血症状 。

进阶检测可以进行肝纤维化四项和腹部超声检查。肝纤维化四项包括 Ⅲ 型前胶原(PCⅢ)、Ⅳ 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正常情况下,PCⅢ 的数值应在 0 - 18ng/ml,若持续上升,可能提示患有慢性活动性肝炎;CⅣ 正常范围在 30 - 140ng/ml,数值越高,肝纤维化程度越高;LN 正常范围在 50 - 180ng/ml,其水平越高,食管静脉曲张可能越明显;HA 正常范围小于 120ng/ml,若高于 100ug/L,则可能存在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疾病 。腹部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有病变,如肝硬化时,肝脏会出现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回声增粗等表现 。

特殊指标方面,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AFP 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清 AFP 水平很低,一般小于 25ng/ml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大量合成,血清 AFP 水平会显著升高,若 AFP 持续大于 400ng/ml,且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其他因素,就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 。所以,对于有肝病风险且牙齿出现异常症状的患者,进行 AFP 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 。

四、从齿护肝的三级预防策略

既然牙齿与肝脏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从牙齿入手,做好肝脏的保护工作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从齿护肝的三级预防策略 。

4.1 日常口腔护理

日常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疾病和肝脏问题的基础,就像给身体的 “门户” 加上一把坚固的锁 。

在方法上,我们要选择软毛牙刷,它质地柔软,能有效清洁牙齿的同时,减少对牙龈的损伤。搭配含氟牙膏,氟浓度在 1000ppm 左右为宜,氟元素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性,预防龋齿的发生。刷牙时,要遵循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 45 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 - 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 4 - 5 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 1mm,每次只刷 2 - 3 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 。

频次方面,每日至少刷牙 3 次,分别在早餐后、午餐后和晚餐后,饭后 30 分钟内刷牙效果最佳,这样可以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同时,每天至少使用 2 次牙线清洁牙缝,牙线可以深入牙缝,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有效预防牙缝间的龋齿和牙龈炎症 。

在日常口腔护理中,我们要避免使用牙签刺激牙龈。牙签质地较硬,使用不当很容易损伤牙龈,导致牙龈出血,而牙龈破损后,细菌更容易侵入,诱发感染,进一步影响口腔健康和肝脏功能。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牙齿和肝脏,尽量用牙线替代牙签进行牙缝清洁 。

4.2 营养干预方案

营养干预是从齿护肝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营养摄入就像给身体这座大厦提供优质的 “建筑材料”,能增强牙齿和肝脏的健康 。

从必需营养素来看,维生素 D3 对牙齿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每日补充 400IU 的维生素 D3,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正常的骨代谢,让牙齿更坚固。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每日摄入 15mg 锌,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帮助口腔抵御细菌的侵袭,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 。

食疗方面,枸杞猪肝汤是一道很好的养肝护齿食疗方。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猪肝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两者搭配煮汤,不仅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强凝血功能,减少牙龈出血的情况,还能滋养肝脏,改善肝脏功能 。具体做法是:准备枸杞 15g、猪肝 200g、生姜适量。将猪肝洗净切片,用料酒、生抽、淀粉腌制片刻;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枸杞,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0 分钟,再放入腌制好的猪肝片,煮至猪肝变色熟透,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

在饮食上,我们要避免高糖饮食。高糖食物进入口腔后,会被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导致龋齿。同时,过多的糖分摄入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长期高糖饮食还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一步损害肝脏健康。所以,为了牙齿和肝脏的健康,我们要尽量少吃糖果、蛋糕、饮料等高糖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清淡 。

4.3 中医特色调理

中医特色调理为从齿护肝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就像为身体注入一股柔和而强大的力量,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呵护牙齿和肝脏 。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之一,太冲穴和行间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太冲穴位于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行间穴位于足背,第 1、2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每日用拇指指腹按压这两个穴位,每个穴位按压 3 分钟左右,力度以感觉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按压太冲穴和行间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缓解因肝火旺引起的牙痛、牙龈出血等症状 。

经典方剂在中医调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贯煎出自《柳州医话》,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组成,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导致的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逍遥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组成,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可改善因肝郁脾虚引起的口腔异味、牙龈出血等问题 。这些经典方剂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应用 。

现代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在调节肝脏功能的同时,对口腔健康也有积极影响。小柴胡汤主要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研究表明,它可降低牙龈炎症因子 IL - 6 水平 35%,有效减轻牙龈炎症,缓解牙龈出血、肿痛等症状 。这为中医方剂在口腔和肝脏健康维护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牙齿作为肝脏健康的 “外部显示器”,其异常表现往往早于肝病典型症状。建议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口腔检查时同步筛查肝功能,建立 “齿 - 肝健康档案”。这份档案就像一本记录身体状况的 “日记”,医生可以通过它全面了解你的口腔和肝脏健康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若出现持续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超过 2 周,应立即就诊消化科或肝病专科,以便尽早明确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记住:保护牙齿就是守护肝脏的第一道防线,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牙齿健康,呵护肝脏功能,为身体的健康筑牢根基 。

来源:陈医生中医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