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能取代我的有两人,一人是毛泽东,另外一人被我杀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3:21 1

摘要:蒋介石性格复杂、多变,脾气暴躁,生性多疑,且为人虚伪。他出生在宁波小商贩家庭,早年曾经留学东洋,后来辍学,所以他的文化修养其实并不太高。

蒋介石性格复杂、多变,脾气暴躁,生性多疑,且为人虚伪。他出生在宁波小商贩家庭,早年曾经留学东洋,后来辍学,所以他的文化修养其实并不太高。

蒋介石平时喜欢以“娘希匹”当口头禅,动不动对着下级爆粗口;疑心病一犯,管你是大舅子宋子文还是谁,拿起茶杯就往对方头上砸。

说到蒋介石为人虚伪,下面也有一个例子为证:1945年重庆谈判,蒋介石在官邸前面的台上迎接毛泽东。

刚见到毛泽东走进官邸,蒋介石就开始喊“毛主席万岁”,还一连喊了三次。又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心中最佩服的就是毛泽东。一般性格暴戾又多疑的人,内心很难对人生出敬畏与认同。

毛泽东是蒋介石生平最强劲的敌手,蒋介石承认毛泽东能取代自己是很自然的事,不过他提到的另一个“能取代”自己人,又是谁呢?

原来,这个人名字叫做邓演达,曾是孙中山的亲信,国民党中一位文武全才的政治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以后,中国的北方还在军阀的手上,当时国家并没有实现统一。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誓师“北伐”,想要统一中国。不料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在这个危急关头,孙中山下令北伐军第一师回师靖难。

当时在这支部队里面,有一个叫邓演达的参谋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后来为北伐军在1923年打回广州立下了大功。

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之内,又接连遭遇到肇庆沈鸿英叛变、大元帅府滇军叛变,接着陈炯明又在北洋军支持下重新打回广州。

在这一系列的军事叛变与重重围困之下,还是这位叫邓演达的将领,率领手下的第一师第三团解救了孙中山。

邓演达当时在北伐军中声名赫赫,极有影响力。陈炯明打不过他,为了动摇北伐军的军心,就跑到香港的报纸上造谣说:第一师的健将邓演达已经被打死了。

孙中山看到消息吓出一身冷汗,直到派人查实邓演达还活着后才放心。邓演达因此成了孙中山身边的亲信,孙中山于是说:“干革命,有‘两达’,革命有希望。”

这里的“两达”,一指邓演达,另一个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张民达。不过这个张民达,也是邓演达的“粉丝”。

张民达对自己的亲信夸奖邓演达说:“择生兄(邓演达字择生)不仅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而且忠于革命,品德高尚,又有魄力。他的前途是非常远大的。”

孙中山后来组建黄埔军校,任命蒋介石担任筹备委员会的负责人,邓演达也是七个筹委之一。军校草创之初,蒋介石因为经费问题闹别扭,不告而别。

邓演达一边前去劝说蒋介石归队,一边集合同僚,在上海组织招生工作,并找张申府给自己推荐人才,结果张申府推荐给他的第一个人才就是周恩来。

当年在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他的亲信王柏龄是校内文科教学负责人,邓演达具体负责军事实操和纪律管理。

邓演达在课堂上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们都喜欢他。而蒋介石和王柏龄二人此时正勾结在一起,私底下在军校培养“亲信”网络,最后成功把邓演达挤走。

1924年,邓演达辞去军校职务到德国留学。在德国,他与朱德等人取得了联系,约定大家共同努力学习西方的哲学与军事知识,将来回国报效国家。

不过大约就在一年后,孙中山突然去世了。于是邓演达又马不停蹄地从德国返回广州,为其主持丧事。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群龙无首,由此在内部展开了一场上位之争。

1927年,蒋介石搞“宁汉分裂”,邓演达与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因此与之决裂。但由于蒋介石控制了军队势力,反过来诬蔑邓演达“挑动暴乱”,并对邓演达进行通缉,邓演达只能转向地下活动。

1931年,邓演达因为叛徒的出卖,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于当年11月29日被秘密杀害,时年仅有36岁。

如此看来,邓演达在军事上或许很有能力,但是论政治手腕,似乎完全不是蒋介石的对手,为什么蒋介石会说他能取代自己呢?其实这是因为蒋介石上位,还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的。

邓演达出生在广东惠阳,父亲是光绪年间的一名秀才,名叫邓镜人。当邓演达童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在这乡通过开办学堂,成为一名开明的乡绅。

邓镜人同情孙中山革命,邓演达从小就受到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很早就立下了崇高的报国的志向。他小学读的就是陆军第一附小,16岁就成了同盟会成员。

后来邓演达参加北伐,成了孙中山的亲信后,更是把挽救国家危亡当成自己毕生唯一的使命。他相信三民主义,同情共产党,与毛泽东神交,也像后者一样关心农民的生计。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里面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时候,邓演达却反其道而行之,广开言路,吸纳各方人才。

邓演达尽管上过十年的新式学堂,但是因其父亲的关系,在他的思想中还是一直保留着儒家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所以他并不擅长政治内斗,一直把目光放到中外纷争与敌我矛盾之中。

蒋介石与邓演达不同的地方在于,蒋介石从小就不学无术,后来为了上位,他读过不少曾国藩的书。学到的并非儒家思想,而是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召开二大。当时邓演达当上了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但当时国民党内的左派为了打击老右派,让一贯善于伪装的蒋介石,以“中间派”的面目成功上位,当上了执行委员。

没想到蒋介石上台了,马上暴露出了真面目。他上位之后,很快又通过联姻的方式取得了宋氏家族的经济支持,又与地方军阀达成了政治同盟。

邓演达由于留学德国,失去了在军队的控制权。现在仓促回国,两手空空,根本无法与蒋介石硬碰硬。再加上叛徒出卖,所以在1931年被杀害。

邓演达被逮捕后,曾有人告诉他的妻子,只要明确向蒋介石表示服软投降,就有机会活命。妻子把这番话转告给他,他却说:“人总是要死一次。不过为人民,为大家去死,死得值当就是了。”

从这一番发言我们不难看出,邓演达是一个理想崇高、光明磊落的人,他擅长对外作战,并不擅长对内勾斗。这类人在政治场中,往往斗不过阴谋家,蒋介石恰好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

来源:执笔读春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