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清明踏青“趣”寻春:让历史可触、可感、可传承

清明,承载着中国人慎终追远、踏青迎春的双重意义。4月4日至6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清明踏青‘趣’寻春”为主题,策划推出互动体验、公众考古讲座、城市考古体验课堂等系列活动,从粘土手作到商代玉器,从团扇编织到古代蹴鞠,将历史与现代连接,带观众在春日里全方位体

蹴鞠 商代 清明 踏青 书院街 2025-04-03 13:40  1

文史丨远超“四大发明”的中国第一大发明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仪器。前身是司南。目前古董市场上“司南佩”玉雕,其真古董价值远远超越了发明的本身。我怀疑商朝灭亡,商民族是靠着指南装置远渡重洋,到了后来的美国。否则史前就不会有许多陨铁被当成玉石,雕琢成图腾圣物了。

发明 文史 商代 凤鸟 萑苇 2025-04-03 09:45  1

【“管”好文物】商代骨镞

骨镞是一种用动物骨头制成的箭头,主要用于狩猎和战斗。它是早期人类工具和武器的代表之一,常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制作骨镞通常经过切割、打磨和锐化等步骤,形状多样,如三角形、菱形等,有些还带有倒钩以增强杀伤力。骨镞的出现反映了早期人类在工具制造和狩猎技术

双翼 文物 商代 骨镞 商代骨镞 2025-03-26 11:33  2

解码三千年前“坐姿密码”:古文字与人骨揭秘夷夏融合

3月22日,一场题为《从夷夏东西到夷夏融合》的学术讲座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商都讲坛”开讲。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以深厚的古文字学造诣以及详实的人骨病理学证据,抽丝剥茧,清晰梳理出上古时期夷夏族群由差异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公众揭

坐姿 商代 方辉 人骨 跽坐 2025-03-23 13:32  3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回到3000多年,聆听商文明的回响

系统成熟的甲骨文、铸有精美纹饰的青铜器、气势恢弘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博物馆 甲骨 商代 殷墟 殷墟博物馆 2025-03-23 10:25  4

殷墟挖了这么久到底在挖什么

2025年3月8日,河南安阳的殷墟考古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这座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摇篮”的商代都城遗址,历经近百年发掘,仅揭开其神秘面纱的5%,却已让世界为之震撼。从甲骨文到青铜礼器,从恢弘王陵到市井生活,考古学家们用一铲一铲的泥土,拼凑出三千年前“大邑商”的

甲骨 商代 殷墟 殷墟博物馆 殷契 2025-03-18 18: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