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的数字化革命:一块屏幕如何种出万亩良田?
老张蹲在自家稻田边,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土壤湿度65%、气温28℃、预计4小时后降雨。他轻触屏幕启动滴灌系统,转身走向大棚查看自动授粉机器人作业——这样的智慧务农场景,正在中国乡村悄然铺开。
老张蹲在自家稻田边,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土壤湿度65%、气温28℃、预计4小时后降雨。他轻触屏幕启动滴灌系统,转身走向大棚查看自动授粉机器人作业——这样的智慧务农场景,正在中国乡村悄然铺开。
水稻直播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其播种环节对气温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适宜的播种温度不仅关系到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更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综合农业气象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经验,直播水稻的播种气温需满足以下条件:一、基础温度阈值与生物学原理水稻作为喜温作物
在河南周口的麦田里,62岁的王德顺蹲在地头抽着旱烟,身后是轰鸣的收割机。他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泛黄的《二十四节气歌》手册,这本1982年县农业局颁发的册子,即将随他一起埋进黄土。"娃们连稗草和稻苗都分不清咯",老人浑浊的眼里映着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轨迹,仿佛目睹一个千
农历四月十七,这个被农谚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在2025年的初夏悄然到来。田间地头,麦浪翻滚,稻苗青翠,农民们望着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心中盘算着今年的收成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