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九届初中生,在宜昌、武汉经历的文革记忆
时间过得真快,这不刚刚纪念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了,那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要超过六十周年了。66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就是小学刚毕业,刚刚可以混进串联的革命队伍,就是武汉人说的腰里别着老鼠子,冒充打猎的,文革发生后,俺就是在一个宜昌、武汉两
时间过得真快,这不刚刚纪念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了,那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要超过六十周年了。66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就是小学刚毕业,刚刚可以混进串联的革命队伍,就是武汉人说的腰里别着老鼠子,冒充打猎的,文革发生后,俺就是在一个宜昌、武汉两
汪东兴在1977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了解文化大革命全过程的,只有我一个人,毛主席的指示手稿我都有。”
现在不少的文艺作品中把父亲描绘成喜欢骂人、喜欢生气的人,其实这 是很片面的。父亲的性格是豪爽、开朗的,十分富于鼓动性。他在家里从来 就没有骂过我,他的愤怒都是政治性的。据我看真正的愤怒有两次。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位身材削瘦、精神矍铄的科技界领导人时常陪同邓小平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就是中国科技界改革开放初期的领航人物方毅。方毅,又名方清吉、方静吉,1916年出生于厦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经历了炮火硝烟和监狱酷刑的考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
前年,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义愤填膺的文章见诸报端,据说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