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解密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筹备委员会随即组建,以周恩来为主任。筹委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开国大典要在哪里举行。8月,周恩来收到了两份经过反复论证的场地方案:一是天安门广场,二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举行阅兵式的西苑机场。周恩来反复权衡,在9月2日凌晨郑重地写下批示:“以天安门前为好。”
筹备委员会随即组建,以周恩来为主任。筹委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开国大典要在哪里举行。8月,周恩来收到了两份经过反复论证的场地方案:一是天安门广场,二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举行阅兵式的西苑机场。周恩来反复权衡,在9月2日凌晨郑重地写下批示:“以天安门前为好。”
1949年10月1日凌晨5时,中南海菊香书屋里,工作了一夜的毛泽东倚靠在藤椅上,对依然坚持守卫在自己身旁的李银桥说:“银桥,你再给我篦篦头吧!”
你是否曾好奇,在历史的长河中,最早一眼便识得伟人潜藏光芒的那个人,究竟是谁?时光回溯到1912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年代。在湖南长沙,一位名叫符定一的教育家,正倾尽心血,亲手创办着他理想中的学校——长沙公立高等中学。彼时的符定一,不仅是位学者,更是一
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对于上个世纪中叶“重建天安门城楼”一事,介绍最为详尽的,便是陈徒手先生的文章《天安门城楼秘密翻建始末》。有关这篇文章的精彩内容,只摘录一部分。至于全篇文章,还请您阅读陈徒手先生的有关书籍。
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书记之一,在党内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高的。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任弼时非常容易相处,被同志们称为“骆驼” 、“被子” 、“党内妈妈”。
1949年初的北平城,爆竹声与秧歌调交织在料峭春寒里。这座刚经历和平解放的六朝古都,正用红绸带和彩旗装点着新生。恰逢元宵佳节,北平军管会别出心裁地在天安门上挂起领袖画像——这是千年城门楼首次见证红旗漫卷,也是毛泽东画像的初次亮相。当时连董希文自己都不知道,他挥
文/刘爱军是谁在漫漫黑夜里痴痴地探索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谁在白色恐怖下毅然传播革命的思想和文章?是谁在南湖小舟上让革命者的理想融汇成了崇高的信仰?是谁在大革命失败后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谁在八角楼上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宏伟篇章?是谁在井冈山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地方的大学都在批斗工作组,勒令工作组交出整学生的“黑材料”,当时把学生分成一、二、三,三个等级。三等的学生就是反动的学生了,运动后期是要处理的,就像反右时处理右派一样,每个学校搞上几百个反动学生,全国就是几十万,后果也很严重。不言而喻,当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