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博物馆安检员招聘公告
年龄在35周岁以下,男士身高1.75米以上,女士身高1.62米以上,身体健康,视力正常,形态端正;普通话流利,无残疾、纹身或者严重疤痕;
年龄在35周岁以下,男士身高1.75米以上,女士身高1.62米以上,身体健康,视力正常,形态端正;普通话流利,无残疾、纹身或者严重疤痕;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古兰经》是其重要文物之一,尤其以一部珍贵的元代手抄本《古兰经》最为著名。这部经典不仅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了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历时8个月零6天,销量突破100万个,被誉为文创“天花板”的国博凤冠冰箱贴人气不减,目前已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破亿元,创下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 晋24.3×42cm 敦煌研究院藏请横屏观看《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北朝26.7×332cm 敦煌研究院藏天马砖 唐42×19.5×8.5cm 敦煌研究院藏宝相花纹砖 唐35×34×6cm 敦煌研究院藏菩萨立像 唐20×6
历时8个月零6天,销量突破100万个,被誉为文创“天花板”的国博凤冠冰箱贴人气不减,目前已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破亿元,创下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早上被扁鹊说,中午被杜甫说,下午被李白说,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说……你被“老祖宗”教育了吗?“回答我”!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甘肃省博物馆于2025年推出10场主题鲜明的非遗社教活动,涵盖传统手工艺、民俗体验、艺术创作等内容,以下是活动的具体报名信息。
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文博热”浪潮中,诸多文物从展柜中的“沉默者”变成年轻人追捧的“文化偶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孝端皇后凤冠、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大面具、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这些特别的“网红”通过多种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讲述着自
铜奔马和马踏飞燕实际上是同一件文物的不同称呼,均指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器杰作。以下是两者的具体解释和区别:
开栏语:文博场馆内外,历史长河浸润当代土壤,传统基因在多元维度中焕发新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博版特开设“古韵新传”栏目,关注历史文脉的当代生长路径,看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共生、古老技艺如何装点城市空间,解码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剖析文旅融合新生态,观察遗址公
最近,中国美术馆又双叒叕成了文博圈“顶流”!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正在展出,众多国宝级文物齐聚一堂,让人大饱眼福!这也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提出“加强美术馆与博物馆合
“真没想到,现在博物馆的人流量如此惊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的这句感叹,如同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也让博物馆人满为患这一现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仅仅一个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就达到了 7200 万
黄河水奔流不息,兰州在历史的褶皱中生长出独特的文化根系。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昂首嘶鸣,兰州市博物馆的彩陶纹饰流转千年,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戍边家书墨迹犹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红色电波仍在回响,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中秦腔“吼”出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也揭秘着黄河之上
黄河水奔流不息,兰州在历史的褶皱中生长出独特的文化根系。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昂首嘶鸣,兰州市博物馆的彩陶纹饰流转千年,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戍边家书墨迹犹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红色电波仍在回响,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中秦腔“吼”出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也揭秘着黄河之上
主讲人: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关翼(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闵可锐(秘塔科技CEO),方汉(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
中国甘肃网12月4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特别策划的“文旅经济盛典”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在此次盛典中,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凭借其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成功入选2024全国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成为全场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