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患者CRE感染的诊治与防控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血液肿瘤患者是CRE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感染的病死率亦较高。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血液肿瘤患者是CRE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感染的病死率亦较高。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
对肿瘤患者来说,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身体状态的答卷”。有没有乏力?体重有没有变化?疼痛有没有加重?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传递着身体最早的信号。尤其是在病情稳定或进入康复期之后,如何判断肿瘤是否有复发、扩散、恶化的趋势,就成了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癌症这两个字,听着就沉重。过去讲到癌症,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绝望”两个字。但现在不同了,研究不断在推进,新技术、新药物层出不穷,越来越多患者的命运也因此悄然改变。
在临床门诊里,我遇到过不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问我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医生,我能晒太阳吗?这个问题乍听并不起眼,可深入追问背后的医学逻辑后,我开始长期关注阳光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2025年6月20日16:00-17:00,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张叶宁医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何毅医生,做客《约吧大医生》直播间,给大家科普肿瘤患者情绪管理的小技巧,本期会谈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海报。
"鲫鱼汤能治百病"、"鲫鱼是肿瘤患者的最佳食品"——这些"祖传偏方"真的靠谱吗?或许您的长辈曾经信誓旦旦地告诉您,鲫鱼汤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能抑制肿瘤生长?
放化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肿瘤治疗手段,然而这种“杀敌一千”的治疗方式往往伴随着“自损八百”的困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等副作用接踵而至,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双重打击。更严峻的是,这些副作用常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严重不足:身体修复需要能量,但虚弱的状态却让进食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与适度的运动,是肿瘤患者抗击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声明:本文为原创,依据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文末附信源。今日头条首发72小时,无虚构内容,专注公益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人数为482.47万,且越来越呈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为这些患者提供及时的生育力保护(保存)咨询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生殖保存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可能失去生育力的个体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它不仅能够保护个体的生殖能力,还能够实现他们的
肿瘤治好以后,日子总算能松口气了,但接下来的问题马上就来了——多久复查一次才算合适?有人三个月查一次,有人半年才去医院一趟,还有人拖了一年才想起来要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