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润清:商王朝重点经略江淮地区的力证
淮河支流小润河静静地流过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1957年,当地村民网鱼的时候在河里发现了龙虎纹、兽面纹尊以及觚、爵、斝等中商时期青铜器群。此前的1944年,这里还出土了多件商代铜鬲。两批青铜器精美的纹饰、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有如石破天惊,立即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
淮河支流小润河静静地流过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1957年,当地村民网鱼的时候在河里发现了龙虎纹、兽面纹尊以及觚、爵、斝等中商时期青铜器群。此前的1944年,这里还出土了多件商代铜鬲。两批青铜器精美的纹饰、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有如石破天惊,立即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江淮地区夏商周时期聚落和矿冶遗址考古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研究,认为“王国文明”时期江淮地区冶铜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夏王朝时期铜基冶金的建立、商王朝时期冶铜术的垄断和周王朝时期冶铜术的扩散。淮夷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掌握了冶铜术,历史上所谓“
临淄是齐国故都,原名营丘,后以城池毗邻淄水而得名。“夫齐,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 (《史记·高祖本纪》)境内150多座古墓,400余处文物点位,星罗棋布,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东周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曾达到辉煌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