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

第九集:门阀政治与魏晋南北朝的制度重构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不仅改变了军事格局,更催生了制度变革。在湖北赤壁古战场遗址,出土的东汉箭镞经金相分析显示,东吴军队已掌握'淬火工艺',使箭头硬度提升40%。这种技术优势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南昌'铭文青铜灯中得到印证——灯座的散热设计与诸葛亮'木

政治 门阀 魏晋南北朝 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 2025-04-01 11:26  2

简单小结一下古代门阀的巅峰: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是中国隋唐时期最显赫的七大世族,包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因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分支,故称“五姓七望”。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分封制,姜尚后裔分封齐国形成崔氏,周公旦后人形成郑氏,周王室旁支形成王氏等,奠定

古代 门阀 门阀政治 卢植 古代门阀 2025-03-30 01:02  3

为啥我们没有种姓制度,这得归功于一个八次落榜的人!#种…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自认为学识非浅,本想通过科举入仕,却连续8次落榜。原来当时门阀势力极盛,甚至超过了印度的婆罗门,这些世家大族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科举制度虽说是基于平民出头的机会,但实际上考试结果还未揭晓,状元的位置早已预定给了某些世家。

门阀 唐太宗李世民 黄巢 极盛 饥民 2025-03-28 11:47  3

阎步克:田余庆先生的治史成就及其对我的启迪

摘 要: 田余庆的史学研究,以考证精当、叙述精练、分析独具匠心、善于由微知著为特点。其名作《东晋门阀政治》,揭示了东晋侨姓门阀是如何凭借军政实力而与皇权“共天下”的,提出门阀政治来自并最终回归于皇权政治,这个“变态—回归”观照,对理解中古政治史颇富启迪。《秦汉

门阀 阎步克 田余庆 拓跋 门阀政治 2025-03-28 07:38  3

改革科举、打压门阀、发展经济,为何名誉参半?

公元 607 年,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城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殿试。当三千寒门士子鱼贯而入时,太极殿外的垂柳正抽出新芽,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场看似普通的考试,实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制度变革之一 —— 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它不仅重塑了官僚体系的选拔机制,

改革 门阀 科举 隋炀帝 关陇集团 2025-03-18 19:27  5

士族、门阀,农耕文明生产力天花板下的零和博弈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诗人刘禹锡借助古诗典故让始终萦绕着神秘的色彩的世家大族脉络露出冰山一角。中国古代世家大族的存亡兴衰,恰如一把打开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金钥匙。士族与门阀这对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在两千余年间编织出独特的权力网络,其影响之深远,

生产力 门阀 零和博弈 士族 门阀政治 2025-03-18 17:42  3

从私盐贩子到灭门狂魔 他才是终结门阀时代的真·爽文男主

各位看官可曾听过"投胎是门技术活"?这话放在唐朝简直不要太贴切!当年要是生在"五姓七望"这样的顶流豪门,那可是自带SSR金卡出生——用现在话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人家出生就在罗马"。不过有位落榜美术生愣是把罗马城烧成了斗兽场,他就是被称作"黄金甲"的男人—

爽文 爽文男主 门阀 私盐 灭门狂魔 2025-03-17 20:56  5

血色菊花:一个落榜书生如何用屠刀斩断千年门阀

公元880年冬日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飘着细碎的雪粒。身着锦袍的宰相崔沆被拖行在石板路上,金丝幞头早不知去向,花白头发与污泥混作一团。当黄巢的部下将这位五姓七望的崔氏家主按在刑台时,长安城的天空正飘着那年最后一场雪。这个场景,距离黄巢第三次落榜不过十余年光景。

菊花 门阀 书生 千年门阀 血色菊花 2025-03-12 21:29  4

黄巢起义如何终结千年门阀,改写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黄巢的名字常与“屠夫”“暴君”相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却阴差阳错地做了一件影响中国千年的大事——终结了自汉朝以来根深蒂固的门阀士族制度。这场起义的背后,不仅是一个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特权阶级的覆灭,以及寒门学子命运的彻底改写。

中国历史 门阀 黄巢 黄巢起义 千年门阀 2025-03-06 18:5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