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图兹:中国何去何从?以宏观经济学视角看待中国的历史性
如何估量中国在2025年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跳脱出GDP增速与消费数据的单一视角,图兹在本文中选择了四个关键议题——房地产、青年失业、制造业主导地位与通货紧缩——作为进入中国经济现状的入口,探问中国的发展对自身与世界意味着什么。
如何估量中国在2025年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跳脱出GDP增速与消费数据的单一视角,图兹在本文中选择了四个关键议题——房地产、青年失业、制造业主导地位与通货紧缩——作为进入中国经济现状的入口,探问中国的发展对自身与世界意味着什么。
学科融合优势: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构建起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既掌握统计学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能力,又具备金融学的金融理论、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知识。在研究金融市场波动时,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大量金融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精准依据,这种跨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
今天的书叫《被追赶的经济体》,这本书讲了什么呢?本书中深入探讨了传统经济解决方案在应对大衰退和疫情后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的失败。他从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全球资本竞争的初始概念入手,解释了大衰退为何持续如此之久,以及为何过去行之有效的良好政策如今却不再奏效。
2025年4月19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博士生论坛在经济学院圆满举行。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并对学院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进行年度审核。论坛共分为劳动与健康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个主题平行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