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教苑走笔】张吕舜徽:瓷碗里的年轮
蕲州东长街的清晨总是被热干面的香气唤醒。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门脸不大,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这条老街的变迁。店里的瓷碗摞得老高,老主顾们熟门熟路地取碗烫碗,氤氲的热气中,是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蕲州东长街的清晨总是被热干面的香气唤醒。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门脸不大,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这条老街的变迁。店里的瓷碗摞得老高,老主顾们熟门熟路地取碗烫碗,氤氲的热气中,是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老板,来碗热干面加蛋酒!"今早七点的三镇民生甜食馆里,操着汉腔的爹爹婆婆们把不锈钢碗敲得叮当响。在这座日均消耗350万碗热干面的城市,武汉人用"过早"开启新一天的仪式感。可要说到真正让外地人瞳孔地震的,还得数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怪菜"。
在意大利米兰中央火车站附近,一家名为“木点心”(Mu Dimsum)的茶餐厅每日座无虚席。餐厅里一道道融合了中西食材的点心不仅新意十足,也心意满满。餐厅老板、“90后”侨二代周碎丽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讲述如何在海外探路“新中餐”。
晶莹剔透的虾饺、色泽金黄的马拉糕、红润油亮的豉汁凤爪......餐厅里的每道点心从造型到摆盘都精巧入微。原木风的装修搭配暖黄灯光营造出舒适氛围,让食客可以在慢时光里细品中餐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