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傈僳族“花朵”开遍怒江大峡谷
3月27日,以“青春踏浪云岭间·薪火相传连梦桥” 为主题的中交三航局第10期网络支教开班仪式于连云港拉开帷幕。在“中交助梦”定点帮扶工作的号召下,中交三航局“蓝马甲”志愿服务队赴云南怒江帮扶支教悄然走过近五年的时光。五年来,志愿服务团队扎根福贡县子里甲完小,用
3月27日,以“青春踏浪云岭间·薪火相传连梦桥” 为主题的中交三航局第10期网络支教开班仪式于连云港拉开帷幕。在“中交助梦”定点帮扶工作的号召下,中交三航局“蓝马甲”志愿服务队赴云南怒江帮扶支教悄然走过近五年的时光。五年来,志愿服务团队扎根福贡县子里甲完小,用
近日,“从减贫到振兴的怒江实践—中外媒体深度采访行”活动正式启动,20余名来自中外权威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怒江大峡谷,以多元视角向世界报告和讲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怒江州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各族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
春到怒江,万物苏醒。这里江水奔涌、云雾蒸腾、杜鹃初绽,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春的韵律。从独龙江的秘境到兰坪的花海,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在论坛上,多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围绕农文旅融合、绿色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等话题,共同交流减贫治理和乡村振兴经验。
云南省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曾是中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如今,怒江州十多万人迁入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发展充满活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3月29日下午,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传媒光影·怒江巨变——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传播”在怒江举行。20位来自媒体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们讲述怒江巨变的故事,畅谈以怒江为代表的中国减贫故事如何被世界看见、听见和理解。现场洋溢着媒体光影背
在偏远的云南怒江傈僳族乡村,诸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居住分散,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成为一大难题。农行怒江分行工作人员敏锐洞察到老年人的困境,主动出击,将金融服务从传统网点的限制中解放出来,直接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当农行的工作人员手持移动PAD,出现在蜿蜒曲折
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州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在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全球减贫事业发展、怒江脱贫攻坚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
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经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29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经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拉开帷幕。来自34个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旨在分享减贫经验,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
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经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经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过去一年,云南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抓严抓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织牢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发展“1+10+3”高原特色重点产业,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绘就乡村振兴壮
过去一年,云南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抓严抓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织牢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发展“1+10+3”高原特色重点产业,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绘就乡村振兴壮
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黄松村委会,下辖3个自然村(黄松自然村、华裔自然村、东山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88户1653人。黄松村有近百年历史的魁星阁,也是“割肝救父”李焕斗的故乡,孝道文化远近闻名。
近年来,怒江州立足自身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精品咖啡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升加工水平等措施,全链推进咖啡产业向原豆精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特色化、三产融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咖啡品牌。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政
五玉忠,一位生长在怒江大峡谷深山里的傈僳族青年,用一张张风化木板、一件件民间老物件编织出跨越时空的文化纽带。从2013年用三轮车拉10多件老物件赚取 “第一桶金”,到2024年卖出数万件民俗老物件,这个曾经日薪15元的打工者,如今带领15人团队走出了一条“文化
云南一名8岁女孩为上学跋山涉水,仅靠一根布条和铁钩,飞渡横在海拔三千米两座大山之间的怒江,被网友亲切的称为“溜索女孩”。
盘活闲置资产:将闲置农宅改造成"青年创客公寓",提供3年免租金+水电费补贴的创业空间。政府集中流转100亩抛荒梯田,按"每亩年租金100元"定向供给青年发展特色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