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看见”的墓志
永嘉六年(312),27岁的美男子卫玠去世,谢鲲哭之甚恸,谓人曰:“栋梁折矣,何得不哀?”(《世说新语·伤逝》注)卫玠死在豫章,亦葬在豫章。十余年后,王导以卫玠“风流名士,海内民望”,改葬于建康县南十里之新亭东——正是周顗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
永嘉六年(312),27岁的美男子卫玠去世,谢鲲哭之甚恸,谓人曰:“栋梁折矣,何得不哀?”(《世说新语·伤逝》注)卫玠死在豫章,亦葬在豫章。十余年后,王导以卫玠“风流名士,海内民望”,改葬于建康县南十里之新亭东——正是周顗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
房玄龄不得不依赖前人的史书以及零散的文本记录来拼凑历史的碎片,这也为后续的问题埋下了隐患。两晋时期,社会风貌独特。当时,世家大族掌控着社会,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封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