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小麦大丰收离不开这金种子
2025年夏收时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所通州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联合收割机穿梭于金黄的麦田,捧起刚脱粒的麦粒,基地负责人苑少华欣慰地说道:“今年种子纯度稳定在99.5%以上,其中杂交小麦亩产达1300斤以上,复耕复垦地亩产量1000斤以上。”
2025年夏收时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所通州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联合收割机穿梭于金黄的麦田,捧起刚脱粒的麦粒,基地负责人苑少华欣慰地说道:“今年种子纯度稳定在99.5%以上,其中杂交小麦亩产达1300斤以上,复耕复垦地亩产量1000斤以上。”
今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俗话说,粮食生产,根在耕地。近年来,濠江区严守耕地红线的“双向防线”,将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全面推行田长制,为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近日,位于北京房山区长阳农场的复耕复垦示范田开展了小麦实收测产,结果显示较往年增产103.62%,比全市平均单产提高35%。这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科技赋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探索可推广的复耕复垦地块改良发展模式最新成果。
前些年,村里跟风建了窑场,把土地挖坏。后来幸亏国家及时制止,拆除了窑场,对被破坏的土地进行复耕。虽然复耕了,但是土地瘠薄、粮食产量不高,每亩租金仅70元,后来上涨到150元。经过这么多年的慢慢恢复,粮食产量逐渐升高。基于上述原因,今年新一轮承包开始时,村“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