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伟气——鲜于枢书法《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高清完整版
鲜于枢(1246—1302)作为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齐名的大家,其艺术成就长期被低估。他尤以行草书见长,作品兼具晋唐法度与个人性情,而《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以下简称《昭陵诗卷》)作为其大字行书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其书风的核心特征。
鲜于枢(1246—1302)作为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齐名的大家,其艺术成就长期被低估。他尤以行草书见长,作品兼具晋唐法度与个人性情,而《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以下简称《昭陵诗卷》)作为其大字行书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其书风的核心特征。
在元代书法江湖里,鲜于枢绝对是个特别的存在。这位与赵孟頫并称"元代双璧"的书家,用一支秃笔在宣纸上刻下钢筋铁骨般的线条,连乾隆皇帝都忍不住在他的《书苏轼海棠诗卷》上题跋:"天下第一等真迹"。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齐名的代表人物。其祖籍渔阳(今河北涿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早年经历北方战乱,后南渡定居杭州。尽管仕途多舛,仅担任太常寺典簿等低级官职,但其艺术成就却远超政治地位。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并称的巨擘。其祖籍渔阳(今北京蓟县),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太常寺典簿等职,性格豪放不羁,常以酒助兴,醉中挥毫。
其父鲜于光祖因仕途失意归隐,家道中落,鲜于枢早年随父游历北方,亲历战乱,后迁居江南,曾任浙东宣慰司经历、太常寺典簿等职。仕途虽未显达,但其性格豪放不羁,常以酒会友,诗书自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