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担当:厦大“包菜行动”里的烟火气与情怀
清晨五点,厦门大学勤业食堂后厨已灯火通明。王师傅将翠玉般的包菜叶浸入山泉水,水珠顺着叶脉滚落时,他想起三天前那个特别的清晨——三十里外的凤路村菜地里,菜农老林正对着滞销的包菜发愁,而此刻,这些带着晨露的蔬菜即将化作数千份暖心餐点。
清晨五点,厦门大学勤业食堂后厨已灯火通明。王师傅将翠玉般的包菜叶浸入山泉水,水珠顺着叶脉滚落时,他想起三天前那个特别的清晨——三十里外的凤路村菜地里,菜农老林正对着滞销的包菜发愁,而此刻,这些带着晨露的蔬菜即将化作数千份暖心餐点。
常路村村民戚兆芬在她的菜摊前忙的抽不开身,却笑得开怀:“以前俺总是担心菜卖不完会烂掉怪可惜,自从‘共富集市’大变样后,赶集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都不够卖的!”
3月29日上午,在厦门市团餐供应链协会的组织下,来自福建省各地的二十家企业齐聚厦门市新圩镇凤路村,开展了一场爱心采购行动,为滞销包菜打通销路,打响一场春日里的“助农保卫战”。
周末两天尽管天气寒冷下着小雨但在翔安区新圩镇凤路村的田间地头却是一片采摘包菜的热闹景象在得知近些天凤路村存在包菜滞销的情况后海鸥台青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联合马巷街道“同心”台青驿站锦绣家园志愿服务队等单位组织助农活动3月29日17名台青志愿者早早来到新圩镇凤路村
周末两天尽管天气寒冷下着小雨但在翔安区新圩镇凤路村的田间地头却是一片采摘包菜的热闹景象在得知近些天凤路村存在包菜滞销的情况后海鸥台青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联合马巷街道“同心”台青驿站锦绣家园志愿服务队等单位组织助农活动3月29日17名台青志愿者早早来到新圩镇凤路村
“凤路村的包菜个头很大,味道也相当不错!”“买点包菜,帮助农民渡过难关!”“爱心助农,一起出力!”……近日,“凤路村包菜”成了厦门的热议话题,不少人在朋友圈分享爱心助农倡议,并晒出自己购买的包菜。
“凤路村的包菜个头很大,味道也相当不错!”“买点包菜,帮助农民渡过难关!”“爱心助农,一起出力!”……近日,“凤路村包菜”成了厦门的热议话题,不少人在朋友圈分享爱心助农倡议,并晒出自己购买的包菜。
“给我们来10吨!”“先订5吨包菜!”3月25日上午,翔安区凤路村的田间地头格外热闹,12家爱心企业响应本报爱心助农倡议,组团驱车直抵村中包菜种植基地,现场洽谈批发价、敲定采购量,一辆辆满载包菜的货车从田埂直接驶向城市餐桌。首批爱心包菜今天将会在厦门的部分商超
近期,翔安区新圩镇凤路村部分农户种植的优质包菜出现滞销现象。得知这一消息后,翔安区文旅局全局上下迅速行动,帮忙菜农解决难题。
“给我们来10吨!” “先订5吨包菜!” 昨日上午,翔安区凤路村的田间地头格外热闹,12家爱心企业响应本报爱心助农倡议,组团驱车直抵村中包菜种植基地,现场洽谈批发价、敲定采购量,一辆辆满载包菜的货车从田埂直接驶向城市餐桌。首批爱心包菜今天将会在厦门的部分商超、
3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郑丽金 曾艺轩 孙春燕 陈卫星/文 王宇翔 叶鑫洋/图)“给我们来10吨!”“先订5吨包菜!”昨日上午,翔安区凤路村的田间地头格外热闹,12家爱心企业响应本报爱心助农倡议,组团驱车直抵村中包菜种植基地,现场洽谈批发价、敲定采
台海网3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郑丽金 曾艺轩 孙春燕 陈卫星/文 王宇翔 叶鑫洋/图)“给我们来10吨!”“先订5吨包菜!”昨日上午,翔安区凤路村的田间地头格外热闹,12家爱心企业响应本报爱心助农倡议,组团驱车直抵村中包菜种植基地,现场洽谈批发价、
“村庄在哪?我们明天就去收购!”“我们要大量购买!”“6辆货车准备好了,就等现场摘菜了!”昨日,本报发起“爱心助农”倡议,迅速引发厦门各界积极响应,一场让“滞销菜”变“暖心菜”的爱心接力正全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