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到,这么好哭的纪录片
家书从来都不是只有个体的情感叙述,字里行间折射的是大时代的风云激荡。而那些写信的人也并未真正远去,他们的痛与泪、困惑与热爱,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历史,于是有了一张张具体的脸。
家书从来都不是只有个体的情感叙述,字里行间折射的是大时代的风云激荡。而那些写信的人也并未真正远去,他们的痛与泪、困惑与热爱,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历史,于是有了一张张具体的脸。
在厦门解放的硝烟中,数万国民党军队与军眷如潮水般涌入海滩。其中,一名拄着木棍、右腿缠着绷带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叫高秉涵,那年仅13岁。父亲在内战中死于非命,母亲含泪嘱托他南下求学,然而流亡学校解散后,他只能沿着海岸线一路流浪至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