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茫茫”到“绿油油” 包头盐碱地治理见实效
六月的黄河故道,晨雾裹挟着泥土的咸腥气在田垄间游走。6月24日,记者在包头土右旗将军尧镇杜家尧村南的中重度盐碱地上看到,起垄覆膜一体机正在高效作业。经农技专家精心筛选的抗盐碱葵花种子,被精准播入高高隆起的垄上,覆上薄土,静待破土发芽。曾经白茫茫的盐碱荒地,如今
六月的黄河故道,晨雾裹挟着泥土的咸腥气在田垄间游走。6月24日,记者在包头土右旗将军尧镇杜家尧村南的中重度盐碱地上看到,起垄覆膜一体机正在高效作业。经农技专家精心筛选的抗盐碱葵花种子,被精准播入高高隆起的垄上,覆上薄土,静待破土发芽。曾经白茫茫的盐碱荒地,如今
汾水汤汤,母亲河畔,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段的盐碱地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当智慧农业激活沉睡的土地,当无土栽培技术遇上“农户合伙人”机制,昔日荒芜的盐碱地变为丰产丰收的农业园。作为贯彻大农业观、落实大食物观的“微观切口”,这场由科技引领、机制创新驱动的乡村振
仲夏时节,“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甘肃景泰县,探访这片曾被盐碱“侵蚀”的土地如何在科技与创新中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