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禹治水”到“九八抗洪”
武汉,因水而兴,亦长期与水患相抗争。长江与汉江交汇形成的“龟蛇锁大江”这一独特地理特征,不仅是武汉治水文化传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重要根基,更是流淌在武汉人民抗洪精神血脉里的源头活水。
武汉,因水而兴,亦长期与水患相抗争。长江与汉江交汇形成的“龟蛇锁大江”这一独特地理特征,不仅是武汉治水文化传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重要根基,更是流淌在武汉人民抗洪精神血脉里的源头活水。
1998年那个暴雨如注的夏天,长江水裹挟着枯枝浊浪撕开堤岸,沙市观音矶的水位标尺被洪水吞没得只剩顶端——45.22米,比1954年最高水位高出半米多。43万军民扛着沙包在雨幕中昼夜奔突,70多个日夜,他们用汗碱发白的军装、磨出血泡的手掌,在荆江大堤上筑成血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