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小麦高产的唯一标准:每一年比地邻一亩增产几百斤
其中最最关键的2点是:品种根系发达(省审品种的千粒重45克以上,国审品种千粒重44克以上,秸秆不要高也不要矮,以中等株高为好,特别是矮秆小麦品种=基本都不抗旱),品种抗病能力强——审定公告的“高感病”不能“3个高感病”或“4个高感病”且对茎腐枯白穗、根腐黑籽粒
其中最最关键的2点是:品种根系发达(省审品种的千粒重45克以上,国审品种千粒重44克以上,秸秆不要高也不要矮,以中等株高为好,特别是矮秆小麦品种=基本都不抗旱),品种抗病能力强——审定公告的“高感病”不能“3个高感病”或“4个高感病”且对茎腐枯白穗、根腐黑籽粒
日前,@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一篇《警惕当前小麦品种最大的一个“伪科学”: 用种量大,不利于高产》,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虽然一部分科技素质较高的种植户深知小麦真正的好品种,就应该少播量(让种植户播量大的都不是真正的好品种)——见上篇文章的最后多个附图以及上篇文章的
其次,小麦比地邻家每一年都增产几百斤,才是真正的“真科技”,比如下图,或者“节水节肥”一亩增产几百斤,或者同样的肥水一亩增产几百斤,你总应该实现一条吧?!如果你在同样的肥水条件下不能比左地邻、右地邻一亩增产几百斤,你的后半辈子几乎没有大的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