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线:东北何以成为政权更迭的密码
1946年4月的长春城,春寒料峭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国民党新一军士兵在残破的楼宇间架起美式重机枪,对面巷口的土墙上,'民主联军'的标语墨迹未干。这座刚从关东军手中收复半年的'伪满首都',此刻成了国共两党争夺东北的棋眼。南京的蒋介石深夜踱步于总统府走廊,延安的
1946年4月的长春城,春寒料峭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国民党新一军士兵在残破的楼宇间架起美式重机枪,对面巷口的土墙上,'民主联军'的标语墨迹未干。这座刚从关东军手中收复半年的'伪满首都',此刻成了国共两党争夺东北的棋眼。南京的蒋介石深夜踱步于总统府走廊,延安的
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2025年是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将馆藏的500余通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来函加以系统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些函电系首次按照文献
1946年3月的沈阳火车站,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两列火车同时鸣笛。一列载着苏联红军最后的撤离部队,车厢里飘出伏特加的浓烈气息;另一列满载国民党接收大员,貂皮大衣下藏着成捆的法币。站台上,穿粗布棉袄的中年人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怀里揣着中共东北局的最新指示——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