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六盘水市: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筑牢“生态绿都”根基
8月14日,2025年六盘水市“生态修复赋能 守护生态绿都”新闻发布会上,六盘水市林业局通报,该市以科学推进生态修复、系统强化资源保护以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为抓手,持续筑牢“生态绿都”生态本底,取得显著成效。
8月14日,2025年六盘水市“生态修复赋能 守护生态绿都”新闻发布会上,六盘水市林业局通报,该市以科学推进生态修复、系统强化资源保护以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为抓手,持续筑牢“生态绿都”生态本底,取得显著成效。
这里曾是石漠化的重灾区,岩石裸露,产业发展困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几年前,党支部书记鲁春红和村民决定种植耐旱喜阳的仙人掌——几乎无需浇水,在石缝中也能生长。
艾草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其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可在山地、丘陵、河滩等边际土地种植,特别适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再利用。农户只需在春季播种或分株繁殖,日常管理以除草为主,无需频繁施肥打药,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每亩艾草年均可收割3-4茬,干品产量达
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惠水县人民法院联合长顺县人民法院、长顺县人民检察院,携手到石漠化较为严重的长顺县鼓扬镇开展普法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
2025年6月17日,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贵州省六盘水市交出一份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答卷”:全市石漠化面积从2005年的3123平方公里降至2025年的1275.2平方公里,降幅达59%。这片曾被石漠化“锁喉”的喀斯特山区,正通过“生态修复+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履行庄严使命,广泛凝聚共识,传递出昂扬的干劲、坚定的信心、美好的向往。一组组数据、一桩桩成绩,诉说着很不平凡的2024年;一场场讨论、一项项部署,更昭示着团结奋进创未来的新气象。
雄峙南疆傲碧穹,栉风沐雨淬青锋。一肩日月守热土,万丈丹心映山红。近日,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分两批在文山州老山干部培训学院举办2025年政治轮训暨“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90名党员干部奔赴老山,开启了一次涤荡灵魂的“精神寻根”之旅。沉浸式培训让藏蓝身影与烽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