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一中800余名中学生 赴红飘带开展研学实践
3月27日,贵阳市花溪第一中学800余名师生到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以“追寻红色记忆·抒写时代新篇”为主题开展研学实践,用科技“解码”历史,以青春“对话”信仰。
3月27日,贵阳市花溪第一中学800余名师生到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以“追寻红色记忆·抒写时代新篇”为主题开展研学实践,用科技“解码”历史,以青春“对话”信仰。
为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丰富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授课内容,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日前,四川警察学院团委邀请二级演员、贵阳信息学院客座教授王韦韦老师为本校的学员开展“红飘带”音乐思政课,让青年学子们在音乐氛围中感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3月22日,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红飘带携手新华书店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用对话完成一场‘沟通的长征’”读书分享会。
锚定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目标,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竞争力,持续推出更多具有贵州特色、全国知名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以高质
在“满怀信心向前进 奋发有为谱新篇”2025全国两会贵州网上图片展的展馆内,一张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的图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张图片生动展现了艺术馆的独特设计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这里不仅是一个红色旅游的打卡地,更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推进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加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
是的,“中国天眼”“村超”“村BA”为代表的“好玩”看点,可为游客提供别致的人文视觉体验;以酸、辣为代表的“好吃”味道,可为游客感受地方传统生活习惯提供独特的味觉体验;而以荔波小七孔、赤水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好爽”山水,则能为游人“洗涤疲惫心灵”创造特有的自然环
“红飘带”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开业一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被许多游客作为打卡贵州的第一站,创造了红色旅游如何拥有“大流量”的贵州样本。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色飘带。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循着红色足迹,倾听历史回响,探寻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实践,汇聚起建功新时代
12月10日,记者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获悉,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等7个案例入选“2024年贵州省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色飘带。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循着红色足迹,倾听历史回响,探寻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实践,汇聚起建功新时代
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征集工作于今年7月启动,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参与评选,“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
在博物馆听AI数字人讲解展品,在数字体验馆沉浸式重走长征路,在“第二现场”实时观看千里之外的话剧演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激发了文化创新活力,更为文旅市场繁荣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青山绿水之间,红色的曲面幕墙沿着南北轴线蜿蜒起伏,宛如一条红色的飘带。大门缓缓开启,马灯如历史长河中被点亮的一隅,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就此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