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安全的,2020年全球股灾复盘
2008年的股灾,经济和指数早在2007年就见顶,同时出现的次贷危机,并非突然爆发,而是一步步升级,政府有多次应付,逐步化解,只是在处理雷曼兄弟破产时,兵行险招,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2008年的股灾,经济和指数早在2007年就见顶,同时出现的次贷危机,并非突然爆发,而是一步步升级,政府有多次应付,逐步化解,只是在处理雷曼兄弟破产时,兵行险招,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A50期指夜盘拉升近2%,这波操作简直像开了挂!家人们,韭菜们,都看到没?-国家队-要出手了!昨晚财经圈都炸锅了,我微信都快被私募大佬们的消息挤爆了,个个都摩拳擦掌,就等着抄底!这场景,像不像2015年那波史诗级救市?懂的都懂!
4月9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行25个基点,涨幅超5%,创下了2023年末以来最高水平;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收益率一度涨超20个基点,上涨幅度超4%,其他各期限国债几乎全线杀跌。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缓对多数国家加征对等关税,美股市场全线大涨,纳指周三暴涨超12%。然而,从历史来看,每一轮股灾期间都会有类似周三那样的大涨。
本文将按时间线梳理1929年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等几次美国股灾,分析市场下跌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市场如何走出低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市场信心修复、金融监管变化等)。
上周还被视作“避险之王”的美债周一遭遇资金大规模抛售,受此影响美债价格不断走低,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具体来看,周一几乎所有中长期美债收益率盘中都一度上涨了20个基点以上,其中30年期债券收益率在尾盘上涨近23个基点,创下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
各位好,2025年4月6日,在特朗普政府抽风式的全球加关税政策下,全球股市迎来了空前惨烈的一天,美股即上个周以来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出现暴跌,超过五万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蒸发,与此同时,欧洲、日本、包括大A,都已经正在创下下跌记录。市场是敏感的,面对特朗普的胡作非为,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市场巨震。凤凰“K说联盟”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原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以“#如何打造一个健康长牛的股市#?”为主题进行直播连线。
娄峻硕今(7日)现身品牌门市开幕活动,以一身大地色系城市户外风格穿搭帅气亮相,谈及今天台股「大屠杀」,娄峻硕苦笑说:「我自己觉得放着,没有卖就不算赔,现在只能这样,看完就觉得要认真工作啦。」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旗下的投资机构早在2024年末便持有3342亿美元现金储备,并在关税政策出台前连续九个月净卖出股票,成功规避了市场暴跌。这一系列动作引发外界猜测:巴菲特是否通过政治渠道提前获知政策动向?特朗普家族与资本巨鳄之间是否存在“互利收割”?
当东京交易所的电子屏被刺眼的跌幅染红时,香港中环的金融精英们或许会想起六年前那个相似的春天——只不过这次,中国资本市场的剧本里多了一群"逆行者"。2025年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在特朗普政府34%对华关税的重锤下集体骨折:日经225指数暴跌7.83%,创下19
这全球股市跌停暴跌, A 股也没跑掉!周一确实是个黑色星期一, A 股大跌 9.33%,整个就是单边下跌,一路大跌。这场风暴不仅席卷A股,亚太市场哀鸿遍野——日经指数重挫7.2%,韩国KOSPI暴跌8.1%,全球投资者共同见证了一场由美国引发的流动性危机。
澳大利亚股市今日重挫,ASX 200 指数一度下跌超过6.5%,最终收跌4.23%,为过去八个月来的最低收盘点位。开盘即遭遇恐慌性抛售,尽管盘中略有反弹,但整体走势疲弱,全天维持低位震荡格局。能源与资源类个股因商品市场大跌领跌全场,银行板块亦表现不振,四大行跌
我大A 未能独善其身,今天跌的惨不忍睹。至于跌多少我都懒得去看,爱多少多少...反正轻仓爱咋咋。
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剧烈震荡,CBA赞助商李宁也深受影响。
4月7日,亚洲金融市场迎来惨烈一幕。日本日经225指数开盘短短数分钟即暴跌1700点,跌幅迅速扩大至7%;日本东证指数更是暴跌9%,几乎逼近历史性崩溃边缘。与此同时,韩国KOSPI指数也同步下挫超过5%,市场哀鸿遍野,投资者信心崩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技术性调整
此前表现坚挺的比特币也出现大幅抛售,跌破7.9万美元。WTI原油期货盘中跌超3%,跌破60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黄金期货小幅上涨后转跌。纽约期铜重挫逾8%。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落地引爆全球股灾,美股上周暴跌两日后,市场续忧虑“黑色星期一”未止跌。周一,亚太区股市亦全面受挫,港股恒指今早低开2321点或10.16%。A股指数低开,其中上证指数跌逾7%、深证成指跌逾9%;日经225指数跌6%,曾一度触发熔断机制
私募股权行业的压力堪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初期,"人们原本指望IPO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现在却需要筹集现金仅仅是为了满足资本追加要求。"
私募股权行业的压力堪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初期,"人们原本指望IPO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现在却需要筹集现金仅仅是为了满足资本追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