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考古⑥文明交流“硬通货”的玻璃,其技术在中国是如何传播并本土化的
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源于中国西汉都城长安的丝绸之路中外闻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领域。您还知道吗,学界还有一个“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领域,相关考古研究同样予以证据支撑。
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源于中国西汉都城长安的丝绸之路中外闻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领域。您还知道吗,学界还有一个“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领域,相关考古研究同样予以证据支撑。
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文物考古工作之中,如同给考古学者赋予了“一双慧眼”。
如何让出土王冠的2582颗珠饰一一准确归位?如何将碎成上百块的龙首拼接起来?精细化考古与现场文物保护协同工作模式如何应用到中亚考古现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如何让出土王冠的2582颗珠饰一一准确归位?如何将碎成上百块的龙首拼接起来?精细化考古与现场文物保护协同工作模式如何应用到中亚考古现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8岁的青年才俊以科技为针、匠心为线,一针一线补全历史的细节,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讲述”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