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被骂上热搜背后真相,葬礼撕开13亿人的面子伪装
“云哭丧”9.9元就能买到AI孝子磕头,商家打着“数字尽孝”的旗号,赚着活人的钱,死人的生意。
“云哭丧”9.9元就能买到AI孝子磕头,商家打着“数字尽孝”的旗号,赚着活人的钱,死人的生意。
站在2025年的春风里,山东大地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关乎生命尊严的变革。当人们还在热议房价、教育时,这个孔孟之乡已率先在"人生最后一站"上落笔新章——全省推行零费用生态殡葬,不仅政府全额买单,还给每个选择绿色安葬的家庭发放1000-4000元奖励。这场改革,正在重
清明后的周末,我在小区楼下遇见邻居李叔。他正提着水桶擦拭楼道玻璃,闲聊时忽然说起自己刚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将来骨灰撒海里就行,省得孩子们每年挤着扫墓。”这话让我一愣——在我老家,祖坟修缮可是家族大事,三舅公去年还因迁坟风水问题召集全家开了三次会。传统与现代观念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近年来,各地以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为平台,开展围终期生命关怀,强化生命教育,举办开放日、体验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生命以更美好的方式谢幕。记者采访多地殡葬服务机构,记录了这些机构的创新与实践。
为弘扬“厚养礼葬”传统美德,倡导绿色生态殡葬理念,4月2日上午,玉溪市红塔区第二届绿色生态节地集体葬公益活动在玉溪汇龙福寿世博园举行,玉溪市10名逝者集中进行生态葬。
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的逐步深入,魂系生态、回归自然的生态葬方式,日益受到关注与认可。在苍松翠柏间、在重茵叠翠处、在潮起浪卷中……海葬、自然葬、树葬、立体葬,生态安葬正在被习俗所接受。
“亲爱的爸爸,咱家一切安好,请您放心。”4月1日,在银川市福寿园生态葬纪念广场,市民姚雪琴与家人在这里为父亲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父亲生前最爱花草,他常说,人走了要给大地留点养分。”姚雪琴取出一张老照片,画面中,老人正弯腰指导年轻工人修剪月季,神情专注而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民政部表示,目前,28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葬具体实施意见,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在东胜区柴登福寿园节地生态葬试点项目内,市民樊旭轻轻擦拭着其中一块刻有亲人名字的壁葬碑。这面承载着数十个家庭追思的墙壁,正是东胜区2024年推行的节地生态葬试点项目缩影——在这里,壁葬、树葬、花坛葬等绿色安葬方式,正将“慎终追远”的厚重情感
4月2日,玉溪市红塔区第二届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在玉溪福寿世博园庄重举行。本次活动采用环保节地的草坪葬方式,为10位逝者举行了集体安葬仪式。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孝老”传统美德,以孝为大、以顺为先,给予老人最大关爱、最好陪伴、最实照料,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倡导节俭办丧新风,拒绝好大攀比陋习,抵制铺张浪费行为。
当下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殡葬行业也不例外。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逝者重现”,如今已借助AI数字人技术逐渐成为现实,一种全新的缅怀方式正悄然兴起。这一变革不仅为殡葬行业开拓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更为生者与逝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福寿园建园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绿色产品。从1994年的亭葬、室内葬、别墅葬开始,到1998年的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再到2007年联合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出环保节地倡议,福寿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去研发和推广符合时代的节地葬式,倡导节地生态的行业新文化。
在绿色生态与低碳便捷理念的引领下,蚌埠市平山公墓精心规划布局,新修西环步道约400m,累计新增绿化景观、补种墓间绿植约1000平方米,新园区绿化率超过60%;更新180余块导览标识牌和数千个区域墓位指示牌;通过在墓区悬挂醒目的横幅、滚动播放宣传片、向公众发放宣
清明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殡葬改革宣传活动在两江新区掀起文明新风。4月3日,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联合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翠云街道、康美街道同步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治丧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文化体验、互动承诺等创新形式,吸引逾千名居民参与,
“我的父母是老党员,按照他们的遗愿,我们选择了江葬。”近日,铜陵市举办公益性江葬活动,参加此次江葬活动的逝者家属杨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父母骨灰缓缓撒入长江。
仪陇融媒(记者 熊德科 / 通讯员 唐明平)为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树立文明殡葬新风。4月2日上午,我县在度门街道雷家沟墓区开展2025年节地生态免费树葬公益活动。
节地生态安葬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采用树葬、海葬、壁龛葬 、草坪葬、花坛葬、骨灰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清明前夕,上海浦南陵园为27位选择生态安葬的逝者举行了庄重的集体安葬仪式。这已是该园自2013年设立“普爱苑”生态安葬区以来连续举办的第13次集体安葬活动,通过简约环保的安葬方式,诠释生命回归自然的深刻内涵。
清明前夕,菏泽市以一场庄重而温暖的生命礼葬仪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殡葬文明的深刻内涵。2025年4月2日,由菏泽市文明办、菏泽市民政局联合主办的“温暖生命归途 清明慎终追远”第七届公益生态葬安葬及共祭仪式在定陶区德孝生态陵园隆重举行。8位逝者骨灰以花坛葬这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