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临《尚书省郎官石柱记》
原题《尚书省郎官石记序》。序文楷书,陈九言撰文,张旭书丹。唐人以入尚书省为荣耀,任郎官者皆刻题名于石柱以记其贵,此碑即为郎官题名前之序文。或谓此序刻石立于都省厅壁,故又称《郎官厅壁记》。此碑书法点画平实,结体自然,入规中矩,有条不紊,自始至终含蓄圆畅,颇具潇洒
原题《尚书省郎官石记序》。序文楷书,陈九言撰文,张旭书丹。唐人以入尚书省为荣耀,任郎官者皆刻题名于石柱以记其贵,此碑即为郎官题名前之序文。或谓此序刻石立于都省厅壁,故又称《郎官厅壁记》。此碑书法点画平实,结体自然,入规中矩,有条不紊,自始至终含蓄圆畅,颇具潇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两种职务,一种叫宰相,另一种则是丞相。这两个称呼相差一字,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让人不禁疑惑: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在封建社会,官员的品级制度是官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身份地位,还与其职责权限、俸禄待遇等密切相关。其中正五品与从五品作为中级官员的代表,其差别与级别在历史上各朝代虽有细微变化,但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三省六部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权力,开始重用尚书,尚书台逐渐成为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到了东汉,尚书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分曹办事,为后来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曹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