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

文化周刊丨中国文学,让世界看见

近日,“小说研究当下任务暨外语学科未来出路——(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海南大学开幕,(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作为本次会议发起人致开幕辞。

文学 汉学 传教士 英语世界 朱振武 2025-03-30 10:28  4

千年梵音如何重塑华夏器物基因?一部颠覆认知的汉学经典启示录

《器物的象征:佛教打造的中国物质世界》以跨文明史的恢弘视野,揭示佛教东传对中国物质文明的重构密码。作者突破传统器物研究的形制考据范式,通过佛塔、经幢、香炉等百余种典型器物,解构其承载的宇宙观、生死观与修行哲学。全书论证佛教并非被动""中国化"",而是以器物为媒

基因 汉学 启示录 梵音 千年梵音 2025-03-22 23:13  3

中文正在成为世界的公共文化产品

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从“产品”的物质属性到“文化产品”的人文价值,再到“公共文化产品”的文明共享,通过“产品”“文化”“公共”三个

中文 联通 汉字 汉学 汉字文化圈 2025-03-12 15:50  4

逝者|汉学大家鲁惟一:从情报工作到汉学研究

鲁惟一于1922年11月2日出生在英国牛津的一个卓越的盎格鲁-犹太裔家族。鲁惟一的曾祖父路易·罗意威(1809—1888)是来自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地区的一位东方学和神学教授,后移居英国,并成为英国著名犹太裔商人、金融家、慈善家摩西·蒙蒂菲奥里的私人秘书。鲁惟一

情报 汉学 鲁惟一 2025-01-04 22:58  13

外籍汉学学者范狄谈互联网文化交流:跨越国界的数字时代共鸣

“在中国长期生活让我悟到:虽然中西文化不同,但我们的共同点更加重要,作为普通人,我们有相似的愿望、共同的经历,共同面对不确定与脆弱,同享欢乐与痛苦,网络帮助我们消除成见,深入了解彼此,发现共同之处,认同共同的价值。”21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文化交

互联网 汉学 汉学学者 2024-11-21 14:3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