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之宋词诵读与赏析(100)——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晚年贬谪惠州、儋州。后赦还,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诗、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晚年贬谪惠州、儋州。后赦还,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诗、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柔奴是谁?她说了什么话?我们不如来重温一下这首《定风波》: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写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游览了赤壁古迹,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他的文学创作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人生遇到的每次坎坷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旅店,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言传身教之下,她的七个子女各个事业有成,分别在不同领域勤恳耕耘,其中一个还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天津蓟州)人,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书法以草书著称,与赵孟頫齐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1971年6月15日,北京西城区胡同里搬来一户“怪人”。最高法院院长谢觉哉刚去世七天,他夫人王定国就带着七个孩子,住进了三间老平房。街坊们探头一瞧:客厅文件箱缺了铜锁,用蜡糊着;厨房搪瓷缸缠着旧棉线,缸底还刻着“营救战友”四个小字。
1971年谢觉哉逝世以后,王定国主动向组织申请住房调整,并且明确地说道:我是普通干部,该住什么房子就住什么房子。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令世人吟唱不绝。一个帝王,一个妃子,他给予她最好的一切。最后,当她马嵬身死时,唐玄宗最回忆的,肯定是她那倾世的笑容。
1913年,王定国出生于四川营山县一个赤贫佃农家庭。幼年丧父、妹妹饿死、二弟被卖,15岁便被卖作童养媳的她,每日推磨至天亮,脚踝被铁链磨出血痕。命运的转机始于1933年,红九军解放营山,地下党员杨克明点燃了她心中的火种。她剪发放足,带领400多名妇女加入红军,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随着春风照拂大地,各大公园内的梅花渐渐盛开。风吹来,在春天的味道里,带着花香。
过去我一直以为“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创作的,其实不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当然,让它闻名天下的,不是白居易,而是一名叫柔奴的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