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周一读报 |《中国美术报》2025年第17期导读

当夏日的微风伴着蝉鸣吹拂大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氛围的毕业季。从5月初到6月底、从全城到全国,一场场艺术展演与盛会,是毕业生们献给社会最热烈和最美好的青春答卷。在今年的毕业展中,“00后”们把各种材料、媒介“玩”出了花样,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勇

读报 珀蒂 中国美术报 李少言 美术报 2025-06-09 22:24  4

本报观察|闫天蒙:全新的文化体验场——博物馆的未来形态呼之欲出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聚焦博物馆在技术革新、社会转型与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已构建起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博物馆体系,各地文博机构通过沉浸式展演、文创开发

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 殷商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报 2025-06-05 16:42  5

徐涟:艺术有“理”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为了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价值引导作用,本报特开设“艺术有‘理’”栏目,这是对新时代文艺评论使命的回应,也是助力中国美术评论体系建构的具体行动。本栏目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徐涟任学术主持并撰写“开栏语”。首期刊出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

艺术 中国美术报 美术报 李振伟 艺术欣赏 2025-06-01 09:51  6

古今对画|方向:摹古润今——笔墨意象的时代转译

任何文化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中国文化在保存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吸纳、消化和再生能力,伴随其整个发展历程。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因此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坚守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

摹古 笔墨意象 意象艺术 中国美术报 黄公望 2025-05-25 10:4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