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希望“以人弘书”,而不是“以书弘人”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中国书协理事、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其书学研究三次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创作也备受肯定。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中国书协理事、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其书学研究三次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创作也备受肯定。
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在4月10日共推出两个专场,总成交额达328,165,630港元,成交率达85%,为苏富比古代书画拍卖历来成交额第二高。
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河
《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开播即高能!首集主要围绕殷墟遗址、熹平石经、中国印三组作品展开,让观众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学教师李国清受邀参与节目录制。
绍兴文理学院的做法并非简单“逆潮流”,而是基于地域优势和政策机遇的精准定位。它跳出了传统书法专业的培养框架,转向更高维度的文化研究、传播与创新,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估与再利用。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教育环境中,这种尝试既需要勇气,也需智慧——如何让千年书法在当
这年头,疯子都能当书法大师了?昨天刷抖音,看到一个中年大叔拎着拖把,一边嗷嗷乱叫一边往纸上泼墨,评论区炸了锅:“艺术!大师!”“这TM是抽风吧?”
摘 要:《石渠宝笈·续编》《三编》及《活计档》中皆有对碑帖“宋拓”本的记载,这些记载是当时清宫对于拓本的认识及装潢制作要求、工作成果等情况重要的文献资料。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也有著录之本或是与之相同的版本,本文举三种拓本为例,从不同方面阐释论述。以实物为基础,注
《灵飞经》是道教经典之一,最早出现于唐代,是唐代著名的小楷书法作品,无名款,传为钟绍京所书,但具体作者仍存争议。《灵飞经》主要阐述存思之法,即通过存想神灵以达到修炼的目的。《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现存于道藏中的《上清琼宫灵
在我国甘肃省的西部与青海和新疆的接壤处有一个县,名叫敦煌。汉代应劭解释“敦煌”二字的意义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的名称意味着它在古代曾经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
4月1日下午,兰亭中国书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张继;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
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存在着明暗两条线,明线表现为书体的演进和风格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即所谓“法”;暗线则是书法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就是“理”。书法“理”与“法”之间有何关联?“理”与“法”在书法史上具有怎样的审美表现?
袁志坚,湖北阳新人,宁波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编审,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有诗集《断续》《个人危机》《爱与同情》《以问作答》《瓷爱》,诗学随笔《听蛙室笔记》,文艺评论集《拨灯集》《拨灯续集》,教育随笔《
春天是一年之始,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寄寓了人们对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期许。具体到中国书法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相关的艺术表现。
4月1日下午,兰亭中国书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张继;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兰亭雅集留下了经典之作《兰亭序》 ,随着兰亭文化的深入人心,人们借助摹拓、临写、刻石等手段不断复制,使《兰亭序》化身千万,流传久远。目前传世的《兰亭序》主要有两种载体,一种是后人临摹的书迹本,另一种则是刻石拓本。两宋时期,刻
所谓文无第一,书法审美更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即便是大多数人都公认的传世佳作,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没有对错之分,当今书坛更是混乱纷杂,群龙无首,又怎么可能评出个一二三呢,不过确实有几位书法家有希望在书史留名,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特征。
展示书法魅力 书写时代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精心策划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3月23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开播首期节目走进安阳殷墟遗址等现场书友用甲骨文、篆、隶、楷、行、草六体书写有眼尖的网友在节目
书法之美,究竟藏在精妙的技法中,还是源于某种跨越时空的“理”?
最近,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开播。以书法为媒,让沉睡在碑帖中的文化基因在当代观众心中重新苏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第二季不仅延续了第一季的深度挖掘,更通过节目形式的全面升级和主持人龙洋的出色表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