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大哥是溥仪,他却低调地活到了2015年
那一天,秋风还未起,什刹海的水波却泛着微光。1918年,醇亲王府添了个男孩,取名溥任。没人知晓,这孩子日后会在世事浮沉中翻出细浪。他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走了一条老百姓的路。你说这算不算反常?
那一天,秋风还未起,什刹海的水波却泛着微光。1918年,醇亲王府添了个男孩,取名溥任。没人知晓,这孩子日后会在世事浮沉中翻出细浪。他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走了一条老百姓的路。你说这算不算反常?
1950年,于北京的胡同之中,63岁的载涛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筐里放着刚购置的蔬菜,正随车子摇晃着。
1951年2月3日,北京魏家胡同的一座四合院里,载沣在日记中写下:“北平和平矣,解放军入城尚俱安靖。”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生如之如初见》再次把我们带回了风起云涌的晚清时代,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末代王爷醇亲王载沣。这样一个皇家贵胄出身的末代王爷历经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可以说是饱经历史沧桑,在他的身上除了曾经是清朝最后几年的摄政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身份
“雍和宫初一、十五的舍粥,以前那是救人的。宣统年间,雍和宫也没有余粮了,有人就报告我的祖父,祖父从府里拿了米,支撑了小半年,以前看了篇小文章,有个人就说他是喝了这个粥,才活了下来。祖父的日记里说:大清王朝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一个家的,倘若能让天下老百姓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