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新闻来了
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并交付 ITER 磁体馈线采购包最后一套关键部件 —— 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标志该系统大型部件研制完成。项目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国产化率达 100%,为 ITER 计划推进贡献中国力量 。
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并交付 ITER 磁体馈线采购包最后一套关键部件 —— 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标志该系统大型部件研制完成。项目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国产化率达 100%,为 ITER 计划推进贡献中国力量 。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
4月11日晚,一批重约20吨的大科学装置关键部件将从合肥港出发,经由上海远渡重洋运向法国,为全球最大“人造太阳”——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补充关键“生命线”。
中国成功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关键部件,技术实力获关注。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ITER磁体馈线系统的最后一套关键部件在内地竣工,并运往法国ITER现场。这一部件被认为是磁体系统的"生命线",是中国在ITER项目中展示
4月11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
时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特任教授,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光学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
作为全球能源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方向,可控核聚变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
3月25日,股市里的可控核聚变板块可是热闹非凡,收盘时整个板块的涨幅超过了6%。具体到个股,大西洋、兰石重装、海陆重工这些股票都涨停了,而常辅股份更是以30cm的涨停板收盘,相当抢眼。可控核聚变这东西,被大家看作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超级救星”。它用的原
2025年开年以来,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机构集中启动采购项目,累计发布约46项设备需求。
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终极能源”。其原材料资源丰富,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具有高效能、低污染等显著优势。一旦实现商业化,将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in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physicist Liu Chang, whose research has been crucial in the journey to achi
刘畅2011年7月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刘畅2011年7月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公开资料显示,刘畅2011年7月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据北京大学介绍,刘畅2011年7月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他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25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作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科学界传来新突破,一项由Lam Research、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及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携手研发的新型蚀刻工艺近日曝光。这项创新技术运用氟化氢等离子体,成功将硅材料垂直通道的蚀刻效率翻倍,仅需短短一分钟,便能完成640纳米的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