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苏军VS 300万德军:斯大林的大雷雨计划差点把德国打出欧洲?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举杯相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叼着烟斗微笑:“和平?不,这是暂时给希特勒的麻醉剂。”然而不到两年,这份条约就成了废纸——德国以550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军三个月溃退500公里,百万士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举杯相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叼着烟斗微笑:“和平?不,这是暂时给希特勒的麻醉剂。”然而不到两年,这份条约就成了废纸——德国以550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军三个月溃退500公里,百万士
1945年2月,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秘密会晤,商讨战后世界的格局。这场没有中国代表参与的会议,却深刻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命运。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当时对此一无所知,更未料到,这将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一道难以抹去的污点。201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支部队的名字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他们以在铁原阻击战中战至一兵一卒的铁血故事而闻名于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曾全歼过一支英国王牌部队,给英国乃至西方人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终于一把坐稳了“世界霸主”交椅,看着没人是他的对手了,以后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在全世界吆五喝六了。但没几年另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迅速崛起,又是那种熟悉的感觉,美国愈发忌惮中国,美国认为既然当年能搞倒苏联,现在也照样能搞倒中国。
1943年寒冬的克里姆林宫走廊,回荡着膝盖撞击大理石地面的闷响。赫鲁晓夫——这位日后将苏联带入“冷战”时代的铁腕人物——正匍匐在斯大林脚边。
1950年11月的长津湖畔,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十余万官兵正经历着一场超越人类极限的生死考验。这支从华东急调而来的部队,身着单薄的南方棉衣,脚踏胶底布鞋,在冰天雪地里与美军陆战一师展开了一场载入世界军事史的惨烈对决。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15分,苏联空军少校涅恰耶夫被刺耳的电话铃惊醒。他跌跌撞撞扑向窗口,看见西部天际线燃烧着诡异的红光——那不是朝霞,而是4700架德军轰炸机投下的燃烧弹。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在 1956 年 2 月 25 日向苏联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们所作的报告中,首次宣称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需为 1941 至 1945 年伟大卫国战争最初几个月里我方军事行动的失利承担个人和全面的责任。这一声明完全是出于
有人说战争是得到粉饰的合法性暴力,永远不会得到发动战争一方的真正承认。因为没人会让自己扮演穷凶极恶的施暴者角色,反而几乎所有人都会倾向于扮演得到偏倚保护的受害者。
过去的革命,结局通常都是由一个剥削者集团代替另一个剥削者集团执掌政权。剥削者更换了,剥削仍然存在。奴隶解放运动时期的情形是如此。农奴起义时期的情形是如此。英、法、德三国有名的“大”革命时期的情形也是如此。我不提巴黎公社,因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
朝鲜劳动党在1956年提出千里马运动。匈牙利在1957年提出要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让本国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卓越成绩。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在1958年制定了相关的国民经济发展对策,要让本国的经济水平在1965年提升90%以上。其他很多国家也相继
1945年9月2日晨,东京湾海风裹挟着柴油味,67岁的老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登上密苏里号。这位拄着拐杖的日本政客,用假肢支撑着在投降书前站定。当他颤抖着签下名字时,观礼席上有个美军少校突然嗤笑:“不是说好无条件吗?怎么还留着天皇?"这句嘀咕,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
堕胎“思维”具有20年代无线电广播时代恐慌趋势的所有特征,恐慌产生了希特勒、斯大林及其大批追随者。堕胎“思维”发生在一个更深的群众性歇斯底里症泥潭里,这是由来自电视图像的“内向兴奋”造成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我们所有关于堕胎的思维,都是在烟雾笼罩的电视世界里不
他是一位在20世纪世界历史上投下厚重阴影、留下深刻烙印的传奇人物。作为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最高领导人,他凭借铁腕手段,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工业浪潮中,他构建起暴力美学;二战烽火里,他重塑了世界格局。围绕他的大清洗、大饥荒、卡廷惨案等事件,又
1941年秋,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已染上金黄,但硝烟遮蔽了天空。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坦克轰鸣声震碎了这片土地的宁静。9月30日,德军发动“台风行动”,集中了东线64%的装甲力量,向苏联首都扑来。
娜杰日达与斯大林的渊源,远比简单的政治联姻更为复杂。她父亲,斯大林的战友,在革命的烽火中与斯大林并肩战斗,这份战友情谊,某种程度上也维系着两人命运的交织。而更早之前,斯大林对年幼的娜杰日达的某种程度的“施恩”,也为日后两人关系的埋下伏笔。
这一年,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铁托领导下的南共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
斯大林是苏联的第二代领导人,他是从列宁的手中接过了权力,可是斯大林在上台后,却对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一直进行迫害和排挤,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曾横跨欧亚大陆,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根本不敢想象的疆域;哪怕到了现在,蒙古也不是只有草原,而是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银矿、铁矿等更是不在话下。
1953年,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各项工作树立了一座光辉的灯塔”(毛泽东语)。众所周知的是,在总路线的照耀下,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不过,不为人熟知的是,就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