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孩子最渴望父母说的5句话,你有说过吗?
16岁的晓雯从小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父母工作忙,她习惯了独自上学、写作业,饿了就啃面包,累了就缩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总说:“你懂事,妈妈才能放心加班。”可这份“懂事”背后,是晓雯越来越深的孤独。
16岁的晓雯从小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父母工作忙,她习惯了独自上学、写作业,饿了就啃面包,累了就缩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总说:“你懂事,妈妈才能放心加班。”可这份“懂事”背后,是晓雯越来越深的孤独。
几年前,我遇到一位叫小雨的抑郁症患者。她总是眉头紧锁,说话时声音轻得像怕惊扰空气。她告诉我:“我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工作不如同事高效,恋爱不如朋友甜蜜,连养盆绿萝都能枯死。”她习惯用“不如”定义自己,用“完美”苛责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问我:“为什么别人都能轻松
那时候我不懂,直到我自己也跌进那个黑洞里——每天醒来像背着千斤重的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吃饭都嫌麻烦。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死了可能更轻松”。
最近,一位家长哭着对我说:"孩子以前总爱熬夜看书,我以为是用功,后来才知道是失眠;他总说‘没事’,我以为他坚强,结果是在硬撑;他沉迷游戏,我以为只是贪玩,没想到是在逃避现实……"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嗜好",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识别这些隐藏的
最近看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发现了一个人生真相,那就是,人一生都在疗愈自己。普通人也好,得了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也罢,书籍、环境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导师也只是引导,对我们的心灵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自我疗愈和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