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

论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明清之际从时间上说大体是晚明崇祯朝到清顺康雍时期。黄宗羲用“天崩地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早期阶段,所言极是。这一时段,国内明清鼎革,历经满汉政权转化与文化巨变,世界范围正经历从15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西方文化与体制在全球的扩张。文化相遇与冲突以多重形式展开

梵蒂冈 传教士 梵蒂冈图书馆 耶稣会士 西学汉籍 2025-06-17 22:23  5

《读书》新刊|冯志阳:英国商人与中国形象的转变

直到十八世纪末,欧洲一直将中国视为一个“富庶、文明、有教养和治理良好的国度”。中国的这一形象是由来华传教士们塑造的,出版于一七三五年的《中华帝国全志》即完整地介绍了中华帝国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学术文化以及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被称为“欧洲十八世纪中国文化的圣

英国 商人 冯志 马戛尔尼 耶稣会士 2025-05-27 18:01  5

以儒入教的历史

基督教的“以儒入教”方式,是指在中国基督教传播过程中,传教士或基督徒试图利用儒家思想作为桥梁,使中国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基督教教义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共通点,并尝试将基督教神学用儒家语言或思想体系来表达。

基督教 利玛窦 传教士 李之藻 耶稣会士 2025-05-23 05: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