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件北朝隋唐时期文物在锦州博物馆展出
近日,“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25件来自太原市博物馆的精品文物,这也是锦州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首次引进实物展。
近日,“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25件来自太原市博物馆的精品文物,这也是锦州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首次引进实物展。
乱世北朝,风雨飘摇百余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政权更迭,纷争连连。
它是历史的低语,用沉默的岩石讲述着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它是文化的瑰宝,将宗教的虔诚与艺术的灵动镌刻于永恒的石壁之上;它是信仰的灯塔,在幽暗的洞穴中指引着求索者的心灵航向;它是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巧思与汗水。
2021年1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考古系对长治市沁源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其中,枣林庄摩崖造像、柳湾摩崖造像内容丰富,保存较好,且留有题记,调查组于同年4月再次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
提起镇墓兽,我们可能并不熟悉,但说起博物馆中那些又凶又萌的动物“手办”,大家可能都有点印象。镇墓兽,又被称为“避邪兽”,是古代墓葬中用于避邪、镇墓的陶俑,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出土于盐湖区十里铺村的北朝陶镇墓兽。
3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长治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调查资料。这两处摩崖造像保存较好且有题记,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北朝佛教遗存的年代序列,以及佛教的传播路线等提供重要资料。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曾经有一座邺城,它被称为中国第七大古都。所谓“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历史上先后有6个政权定都于此。辉煌灿烂,倏忽之间,已成过往。很多人听闻过邺城,但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它在哪里。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护中心(响堂山石窟研究院)近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对北响堂山石窟以西、常乐寺遗址以东山麓地带的北朝至宋金建筑基址区进行考古发掘时,首次确认北响堂山石窟区域北朝建筑遗迹的存在。
山西日报(记者王荔)3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长治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调查资料。这两处摩崖造像保存较好且有题记,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北朝佛教遗存的年代序列,以及佛教的传播路线等提供重要资料。
3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长治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调查资料。这两处摩崖造像保存较好且有题记,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北朝佛教遗存的年代序列,以及佛教的传播路线等提供重要资料。
在经历了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之后,“七国”之一的秦朝完成了古典意义上的“中国”的“大一统”,而他的继承者汉朝更是一度让“中国”走上了巅峰。
当谈论起莫高窟,不管是前期做功课还是实际游览,我们的注意力多数被洞窟内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所吸引,反而洞窟本身最容易被忽略。但其实形制各异的洞窟也蕴含了很多信息,它既是僧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又是礼拜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