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汉人大臣中谁官最大?不是年羹尧也不是张廷玉,更不是曾国藩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冬夜,养心殿地龙烧得正旺。御案上摊着两份奏折:一份是平西王吴三桂请求增拨军饷的八百里加急,另一份是翰林院编修张英呈递的《请停圈地疏》。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冬夜,养心殿地龙烧得正旺。御案上摊着两份奏折:一份是平西王吴三桂请求增拨军饷的八百里加急,另一份是翰林院编修张英呈递的《请停圈地疏》。
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隳;一个人如果只能盈满而不能谦虚的话,那他即使成功了,也会失败;盈满易骄,谦逊难得。那些只懂得盈满而不知谦逊的人,犹如盛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下一滴。
出身于康熙朝大学士张英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一流教育。潜移默化的学术家风渐渐长进了他的骨骼。不仅如此,这个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都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尤其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七
他贡献之大,使得雍正帝在他去世后,特别下令其可配享太庙,这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他是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汉臣。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宰相)兼礼部尚书张英写给千里之外的安徽桐城家中亲人的回信,开导家人向邻居礼让地界的一首诗,成就了六尺巷这段礼让佳话。如今张英这首诗,就镌刻在六尺巷前。
今天咱一头扎进《雍正王朝》的世界里,好好唠唠!在这剧里,张廷玉那可是康熙朝后期上书房的首席大臣,妥妥的百官之首,深得大 boss 康熙的信任。而年羹尧呢,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混得风生水起,相当有两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