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AI促进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
4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旨在筑牢黄河流域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走廊,黄河流域覆盖九省区,承载着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
4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旨在筑牢黄河流域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走廊,黄河流域覆盖九省区,承载着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
2025年度创新中心开放性项目申报方向主要围绕超大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高效能治理政策、策略、机制等展开,项目名称可由申请人自拟,具体方向如下:
2023年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按照职责,对地方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适时开展督察”。
2025年1月,《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为西安带来新机遇、开辟新路径、提出新要求,也为西安提升资源规划管理水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的一页。
到2035年,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典型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得以彰显,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沧州新格局基本建成
4月1日,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现场交流会在江苏宿迁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庄少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谭光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日,资阳市出台《用地用林用草合并审批工作方案(试行)》,对市域内涉及用地用林用草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统筹配置土地和森林等资源要素,变“多窗进出、各自审批”为“一窗进出、内部联审”,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效能。
美丽江苏建设是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的重要任务。建设美丽江苏,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方方面面,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
青岛市政府新闻办3月28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青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修复规划》)主要情况。作为青岛历史上首部全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修复规划》在明确各阶段修复目标的同时,还确立了“一海一原一城,三屏一
本文摘自《云栖战略参考》,这本刊物由阿里云与钛媒体联合策划。目的是为了把各个行业先行者的技术探索、业务实践呈现出来,与思考同样问题的“数字先行者”共同探讨、碰撞,希望这些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3月1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强信心 亮举措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我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土地规划保障工作。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为核心,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来,围绕其内涵、意义及发展路径的讨论逐渐深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进一步引发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
近日,《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旨在统筹安排全域全要素空间资源布局,支撑惠州建设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集结地域力量的紧密联结型国土空间——日本第八次全国规划(第三次国土形成规划)的启示》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