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孩子学习春天的历史知识
春天,大地回暖,万象更新,历史的长河在春日的映照下也泛起层层涟漪。然而,在教导孩子学习春天的历史知识时,家长和老师们往往面临诸多难题。传统的历史教学多依赖书本,讲述冗长的历史事件、繁杂的人物关系,孩子难以理解,感觉历史遥不可及、枯燥乏味。即便春天与诸多历史典故
春天,大地回暖,万象更新,历史的长河在春日的映照下也泛起层层涟漪。然而,在教导孩子学习春天的历史知识时,家长和老师们往往面临诸多难题。传统的历史教学多依赖书本,讲述冗长的历史事件、繁杂的人物关系,孩子难以理解,感觉历史遥不可及、枯燥乏味。即便春天与诸多历史典故
我们穿越回2600年前的晋国职场!话说春秋时,地处山西的晋国有个公子叫重耳,亲生父亲追杀他,带着小弟们四处落魄逃难。某天饿到两眼发绿,小弟介子推突然端来1碗肉汤:“老板,趁热喝!”重耳喝完后才问:“这荒郊野岭的,肉哪儿来的?”介子推掀开裤腿:“现割的,大腿肉,
仲春的节日主要是寒食和清明。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有时在清明前二日,有时在清明前一日。寒食节又叫“禁火节”,要禁火三日,无论民间。官府,都要吃冷食,至清明重新起火,谓之“新火”“清明火”。
作者简介:宫书德,男,1942年7月1日生,1961年7月入伍,曾任指导员、教导员、协理员等职,退休前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政委,大校军衔。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和军事公文草拟,给首长当秘书多年。退休后,“豆腐块”文章见诸报端50多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新鲜早
4月6日,“伙伴领航站”青少年陪伴辅导服务彩虹伞公益课堂在西城南关社区举行。本期课堂开展“清明寄追思 书香传文脉”主题活动,通过经典共读、习俗解码与实践传承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书香浸润中感悟清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再度指向东南方的"乙"位,黄河中游的黄土开始变得松软湿润——这个被《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天文时刻,不仅标志着农耕文明的春播节点,更承载着中国人跨越两千年的精神仪式。清明节的形成轨迹,恰似其名称中的"清"与
户头村隶属畖底镇,位于闻喜县城西北方向10.5公里的峨嵋岭之巅,有闻喜“北垣屋脊”之称,是北垣一带人口大村、文化之村、名人胜地。据考古所证,户头遗址位于村西南“家坪顶”的台地上,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文化层厚0.6-1米,断崖上暴露有古代的灰坑、
清明节起源于上巳节和寒食节,寒食节的时间大约是冬至后105天。寒食节的传说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介子推,他是晋文公随从,晋文公成为晋国君主后,介子推隐居深山。据传说,晋文公为逼介子推走出深山放火烧山,介子推最终被烧死在深山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设立寒食
有一回,重耳饿得眼冒金星,差点就晕过去了,关键时刻,他身边的一位名叫介子推的忠心随从,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给重耳喝,这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便是著名的“割肉奉君”典故。重耳当时感动得稀里哗啦,心里暗暗发誓,
一、清明雨落,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行。我们站在祖先长眠的地方,终于懂得——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那些离去的生命,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我们带着他们的故事继续前行,便是最好的祭奠。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清明节又要到啦!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除了踏青扫墓,你们可知道清明其实是个"三合一"的大节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挖一挖这个传统节日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将清明节的来历编成顺口溜,为使人们好记。望亲朋好友每逢清明,扫墓祭祖,思亲感恩,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你是谁,你的归宿在哪里。 (田保才)
这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更是对家族历史的追溯与尊重。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祭祖这一传统习俗,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性。
○ 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密切相关。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介子推曾割股奉君,在晋文公重耳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坚决不出,抱树而死。晋文公深感悔恨,于是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时间好快,今日是4月4日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七,乙巳年,庚辰月,癸卯日。清明节的日期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今年的清明交节在2025年4月4日20时48分21秒。进入清明节气气温逐渐回升,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连绵不断的细雨。
最近这天气预报,特别是广东,一下子冷死了,然后最近又一下子热死了,清明三天假全是雨"我看着手机直叹气。我时不时走到窗外看看下雨的环境,我喜欢清静,喜欢下雨声,喜欢那种阴天,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老祖宗早算准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哪年不是湿漉漉的?"
清明节是汉文化圈中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既传承又变化。君可知,今日之清明,在唐代以前,还是三个时间紧相邻,文化意涵有关联的三个节日?
清明节是很特别的节日,因为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终于不是“雨纷纷”了,草木萌动,春和景明,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
寒食节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人类懂得以太阳和月亮指示季节之前,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是以恒星大火(心宿二)作为示时星象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每当仲春时节大火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并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杨秀:据可考的文献记载大概最晚在战国时期,先确定了二至,是冬至和夏至。到了汉代的时候,基本上二十四节气的形制比较完备,所以我们一般把清明节气的起源定在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