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磅发布!告别“扎手指”,1秒知血糖,无创血糖检测新技术来啦!
2025年6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主导的新技术研究成果于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在线发表。论文指出,精准识别和量化呼出气体中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快速、无创诊断以及长期监测人体代谢状态的有效途径
2025年6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主导的新技术研究成果于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在线发表。论文指出,精准识别和量化呼出气体中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快速、无创诊断以及长期监测人体代谢状态的有效途径
中文别名:1,3-丙酮二甲酸二甲酯,95+%;单酸苄酯(米格列奈中间体);1,3-丙酮二羧酸二甲酯(97%);1,3-丙酮二羧酸二甲...;1,3-丙酮二羧酸二甲酯5-溴异喹啉;1,3-丙酮二羧酸二甲酯1KG;1,3-丙酮二羧酸二甲酯(CAS号:1830-54
丙酮(C₃H₆O)作为实验室与工业领域的核心化学品,其双重属性——既是重要有机合成原料,又是潜在安全风险源,对生产监测技术提出严苛要求。这种无色透明液体虽在常温下呈现特殊芳香气味,但其易燃易爆特性与微毒性,使其在塑料、橡胶、医药及涂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中暗藏隐患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尤其是脂肪燃烧时会产生丙酮,并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检测呼气中的丙酮浓度来间接监测脂肪燃烧状况及健康管理效果。日本费加罗(Figaro)公司的TGS1820丙酮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和低功耗等优点,成为此类应用的理想选择。
传感器 丙酮 丙酮传感器 呼气丙酮 传感器tgs1820 2025-05-22 09:2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