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nscience重组尼帕病毒G蛋白/糖蛋白G蛋白,高纯度和生物活性
重组尼帕病毒G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具有高度的纯度(>90%)和生物活性。其分子量约为62.47 kDa,能够被特异性抗体识别,并在多种实验技术中应用,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印迹(WB)、SDS-PAGE等。此外,重组G蛋
重组尼帕病毒G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具有高度的纯度(>90%)和生物活性。其分子量约为62.47 kDa,能够被特异性抗体识别,并在多种实验技术中应用,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印迹(WB)、SDS-PAGE等。此外,重组G蛋
在我们的生活中,蝙蝠常常被误解和忽视,但实际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蝙蝠也因其携带多种病毒而受到关注,这些病毒在人类中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如SARS、埃博拉和尼帕病毒等。尽管如此,蝙蝠自身却很少因这些病毒而生病,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最近,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包膜 RNA 病毒,在人类中,尼帕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脑膜炎,死亡率高达 40%-70%。相比之下,以高致死率著称的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后死亡率平均为 50%(20%-90%)。
尼帕病毒(Nipah Virus) 是具有包膜的负义单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 (Paramyxoviridea) ,与埃博拉病毒是近亲,其天然宿主是果蝠。1998年,尼帕病毒在马来西亚首次爆发,感染了数百个人和动物,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之后,尼帕病毒也
研究人员绘制了致命尼帕病毒一个关键部分的分子结构和特征。细胞实验显示了病毒聚合酶(一种参与病毒复制的蛋白质)的变化如何改变病毒复制自身并感染细胞的能力。进一步分析显示,尼帕病毒聚合酶的某些部分可能使病原体对药物敏感。
原创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包膜 RNA 病毒,在人类中,尼帕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脑膜炎,死亡率高达 40%-70%。相比之下,以高致死率著称的埃博拉病毒的感染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 是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包膜 RNA 病毒,在人类中,尼帕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脑膜炎,死亡率高达 40%-70%。相比之下,以高致死率著称的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后死亡率平均为 50%(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