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岁月:23年刑期后的世界—揭秘中国长期服刑者的出狱生存困境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监狱的放风场,54岁的老张用树枝在沙地上划第2137个“正”字。这个每天重复30步踱步的动作,是他对抗“时间失认症”的唯一方式——73%服刑超10年的人,靠冬季白菜增多、夏季绿豆汤出现来判断季节,如同被按下慢放键的人生。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监狱的放风场,54岁的老张用树枝在沙地上划第2137个“正”字。这个每天重复30步踱步的动作,是他对抗“时间失认症”的唯一方式——73%服刑超10年的人,靠冬季白菜增多、夏季绿豆汤出现来判断季节,如同被按下慢放键的人生。
2023年冬天,上海某高端养老社区剪彩仪式上,一位身着红色旗袍、佩戴翡翠耳环的九旬老太太被众人簇拥着。
民初革命党人章太炎、邹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侵华日军战犯冈部直三郎大将、安藤利吉大将,“文革”上海写作组成员朱永嘉,上海“首富”周正毅,杀警“刀客”杨佳……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有何联系?答案是他们都进过上海提篮桥监狱。
上海监狱存在的历史悠久,自唐朝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起,上海地区就有了监狱(华亭县狱)。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翻开了新中国上海监狱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