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负荷:一个新的预测指标和干预靶点
房颤负荷较低与卒中及心力衰竭风险降低相关:与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3%/年)相比,设备检测到房颤且低负荷(卒中发生率1%/年)的患者在不使用抗凝治疗时卒中风险更低。阵发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居中(2%/年)。
房颤负荷较低与卒中及心力衰竭风险降低相关:与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3%/年)相比,设备检测到房颤且低负荷(卒中发生率1%/年)的患者在不使用抗凝治疗时卒中风险更低。阵发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居中(2%/年)。
37岁男性,既往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史,因主诉“频发心悸、头晕”入心律失常诊室就诊。2年前,患者因链球菌性咽炎引发房颤,随后反复出现症状性房颤,通常在运动和进餐后发作,且心率可持续升高数小时。患者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可无心肺限制地跑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