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新四军八路军之外,中共还有一支抗日武装,巅峰期多达11个军
1938年的寒冬,长白山的密林深处,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正在雪地上匍匐前进。他们的棉衣早已被树枝划破,露出的棉絮凝结着冰碴,手中的“单打一”步枪膛线磨损严重,但每个人的眼神却如钢刀般锐利。
1938年的寒冬,长白山的密林深处,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正在雪地上匍匐前进。他们的棉衣早已被树枝划破,露出的棉絮凝结着冰碴,手中的“单打一”步枪膛线磨损严重,但每个人的眼神却如钢刀般锐利。
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站在指挥所前,望远镜里是敌军固守的“大红楼”——这座钢筋水泥的堡垒吞噬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这趟车晚点了半个钟头,倒是让总理久等了。”1955年4月6日下午三时许,北京站月台上,卫立煌望着站台上等候的人群,轻轻拍了拍西装下摆的褶皱。妻子韩权华将手搭在他臂弯里低声提醒: “快看,是周总理亲自来了。”
说起英雄,我们总会想到那些站在战场上挥斧舞刀、轰轰烈烈的人物。然而,有些英雄,他们的故事不一定被写进课本,也未必有鲜花和掌声相伴,却以最平凡的方式书写了伟大。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
读完鹿田正夫的日记,你很难不感到愤怒。一个自诩剑道高手的日本军官,居然为了炫耀刀法,亲手杀害了一位抗日英雄。他挥刀的不是技艺,而是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这场暴行,让我们看到侵略者的冷血,也让我们铭记牟高轩的英勇和坚贞。
1937年8月的南京,酷暑中透着剑拔弩张的气息。军政部大楼里,何应钦将一叠泛黄的名册摔在桌上:“就用这些旧番号!”
八路军115师6000余将士冒雨潜伏,用血肉之躯迎击日军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这场持续12小时的伏击战,让1000多名侵略者葬身山谷,击毁汽车、马车300余辆,缴获的日军大衣足够全师每人一件。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革命战争时期,仁风镇因位于与冀鲁边区与清河区的交界处,战略要地十分重要,曾为“三边县”“杨忠县”“惠济县”政府驻地,发生过平原游击战的典范“陈罗战斗”(八路军鲁北大捷),红色资源丰富而厚重。现“八路军鲁北大捷与杨忠县旧址”红色教育展厅已建成并对社会公众开放。为
1938年3月,山西神头岭伏击战中,386旅新1团用"三人战斗小组"创造了歼敌1500余人的奇迹。
1938年的华北平原上,一群扛着土枪的庄稼汉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用十二小时拿下五座县城,吓得日本鬼子连夜调兵。可谁也没想到,短短三个月后,这支四万多人的队伍在山沟里走得只剩五千,冻硬的鞋底磨出血印子能染红半座山。历史书上把这叫"战略失误",可蹲在田埂上
月光照在黄崖洞兵工厂的石刻上,照出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弹孔。七十多年前,这里每夜都能听见铁锤砸在红铁上的叮当声,如今只剩山风在石缝间打转。说来也怪,当年八路军386旅772团的兵员登记册,摞起来还没村口老槐树高,可就是这么个不足两千人的团,硬是打成了日军眼里的"太
1939年深秋的太行山腹地,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未散的硝烟,掠过晋察冀一分区临时指挥部的屋顶。杨成武站在夯土垒成的院墙前,粗粝的手指摩挲着腰间驳壳枪的皮套,目光钉在远处黄土岭起伏的轮廓线上。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内正在举行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筹备会议。毛主席翻阅总干部部提交的授衔预案时,在少将名录处停住,转身询问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孟庆山同志在冀中带出过十万武装,拟定少将是否符合实际?”之后这个问题在评衔会议引发长时间的讨论。与会人
你见过这样的奇观吗?一支最初只有四万人的破旧军队,在八年战火中越打越强,最终裂变成百万雄师。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华北平原上正上演着令人震撼的"蚂蚁吞象"——衣衫褴褛的八路军接收日军装备的场景,让东京大本营的参谋们至今想不通:这支"土八路"究竟
太行山脉,峰峦叠嶂,在秋日的晨曦中,本应是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
1950 年 11 月,朝鲜战场东线指挥部,29 岁的赵章成被解除炮兵团长职务。这个曾在长征中用三门迫击炮击溃敌军五个团的 "炮神",因坚持使用传统迫击炮战术,被批评为 "思想僵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英烈遗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市民文明祭扫过清明,连日来,本市各街镇村居多形式开展清明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在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艺术呈现与历史真实的交织中,《亮剑》塑造的独立团形象引发了特殊讨论。剧中李云龙部在平安县城战役中宣称麾下拥有八个营7000余兵力,这一设定既体现了创作者对革命战争年代军事智慧的致敬,也折射出艺术加工与史实间的微妙平衡。若将这一设定置于抗战后
1944年10月16日,冀热边特委500余人齐聚丰润县,召开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会议临近尾声时,内线紧急传来情报,日伪在丰润、滦县、迁安等县突然大幅增兵,种种迹象表明,敌人极有可能即将发动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为保障参会人员的安全,特委当机立断,决定组织众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