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2025|贾继东教授、Robert G. Gish教授:从西方视角看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
在本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上,中外专家就议题“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治疗新进展:国际及亚太地区指南与临床经验分享”进行了专题讨论,深入探讨Wilson病的最新诊疗策略、指南更新及区域化临床实践经验,为学界带来前沿洞见。
在本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上,中外专家就议题“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治疗新进展:国际及亚太地区指南与临床经验分享”进行了专题讨论,深入探讨Wilson病的最新诊疗策略、指南更新及区域化临床实践经验,为学界带来前沿洞见。
2025 年 3 月 28 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开幕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亚太地区肝病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以 “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奇迹”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数千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
杏林春暖,群贤毕至。2025年3月28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同时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肝胆病杂志》主编贾继东教授,凭借卓越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荣膺本届
春意盎然,群英汇聚。2025年3月28日,备受瞩目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盛会不仅汇聚了全球肝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还吸引了众多关心和支持肝病防治事业的各界人士。大会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Multid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会议之
2025年3月26-30日,第34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教授被授予“Okuda-Omata 杰出贡献奖” (Okuda-Omata Distinguished Award),这是该学会在本领域
人血白蛋白(HSA)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50%~60%。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此外,白蛋白还具有多种其他功能,包括物质转运、酸碱缓冲、解毒、维持血管完整性、抗氧化、抗炎、免疫调控等作用,并被制药企业用作
我国曾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过去30多年我国在乙型肝炎防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现存乙型肝炎感染人数仍然众多,因此在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简要综述我国在乙型肝炎防治进展、挑战及亟需进一步加强的措施。
肝硬化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共同结局。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肝硬化的人数高达100多万,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死因。在世界范围内,肝硬化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降低,但因人口总数增加及人口构成变化,肝硬化死亡人数仍在增加。